-
- 行业情报 > 食品 > 正文
- 决不容忍外资恣意霸占国内粮食领域
- 来源:红网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16日 16:23
- “国内大豆和大豆油市场的最后一块净土正面临失守”;“外资正在中国的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布局”;“黑龙江省内的油脂已经基本停工、停产”;“黑龙江的大豆价格已低于种植成本,豆农手中40%的大豆仍没有卖掉”;“黑龙江产非转基因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正在展开一场战争”;诸如此类的惊呼正从中国的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传出;而由此产生的恐慌气氛几乎蔓延了整个黑龙江省的大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
对于外资企业窥视和欲想霸占国内粮食尤其是大豆市场,从两年前媒体的“独家”关注,到海关总署去年年底正式发出预警,再到现在中国大豆主产区市场的彻底“失守”,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在控制国内粮食领域方面,不但出乎常人的想象,而且正在扰乱我国整个粮食市场。
倘若外资企业果真控制了国内粮食领域,其后果不堪设想:一方面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粮食问题不仅是简单的吃饭问题,更是一个宏大的政治问题。中国一旦缺粮,由于人口数量庞大,指望国际上援助是靠不住的,这势必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定。
与此同时,会严重破坏我国粮食市场环境。跨国企业无非是靠资本输出,来追求利益最大化,通过影响到全球性粮食价格和粮食生产的结构,达到这个初衷。跨国企业如果占据中国粮食市场,就会加大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而增加粮食市场的调控难度。
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属于头等大事,特别是现在遇到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粮食安全更应成国家战略方针,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面对外资企业对我国粮食领域恣意侵略,绝不能仅满足于媒体关注、专家呼吁以及官方预警,一定要未雨绸缪,积极采取对应之策,坚决阻击外资的“狂轰滥炸”。
一方面,要阻断外来资本的过度介入。既然海关总署已发出了外资企业影响国内粮食安全的预警报告,那么,国家职能部门一定要不等不靠,尽早制定出公共政策,尤其像外国资本介入我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过程,要划出一条“高压线”;还有,国家不仅要扶持中粮等大企业,还要对中小企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比如放松流动资金的贷款,保护中小收储企业等,来防止国内粮食定价权被外资牢牢掌控。
与此同时,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外资企业轻松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充分暴露了我国的国有粮食流通体制确实存在诸多弊端。譬如,在前一轮中国粮食价格上涨时,一边是一些地方粮食出现严重短缺,另一边却是一些产量大省为大量余粮运输不出而愁眉苦脸。显然,加快粮食领域的体制改革,已变得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此外,还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尽管我国已建立起初步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我国的粮食生产以及粮食价格的制定,并没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来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这意味着,国家今后不仅要出台力度更大的惠民政策,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征收,另一方面,国家鼓励企业要走出去,实施海外农业战略,以增加粮食来源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