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调研公司
  • 行业培训
  • 行业情报
  • 付费报告
  • 免费报告
  • 调研文库
  • 求职招聘
  • 执行峰会
  • 3see论坛
  • 行业报告全国最低价格热卖中
  • 查调研行业职位速上3see招聘
  • 最专最火的市场调研行业论坛
  • SPSS培训、企业内训常年招生
  • 行业情报首页
  • 经济
  • 房地产
  • 金融
  • 通信
  • 互联网
  • 汽车
  • 能源
  • 食品
  • 家电
  • 日化
  • 医药
  • 其它
    • 行业情报 > 食品 > 正文
    • 食用油大涨大跌外资幕后推动 油菜进口再敲警钟
    •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17日 16:20

    •   食用油大涨大跌,外资扮演幕后推手。专家呼吁———

        警惕油菜重蹈大豆覆辙记者周韧

        近年,我国食用油屡次大涨大跌,外资扮演幕后推手。中国作为食用油消费大国,但没有定价权。

        正在武汉举办的第18届中国食博会上,一批国内油菜专家大声疾呼:外资正有备而来,步步进逼,第一步打倒了大豆,第二步意图打倒油菜。

        油菜进口再敲警钟

        农业部网站披露,1至10月,我国油菜籽进口267万吨,同比增长227%,首超油菜第一大省湖北的年产量。同期,菜油进口40.3万吨,增长99.5%。

        对此,油菜专家、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所长黄凤洪指出,加入WTO后国外油料基本“敞着进”,进口油菜激增再次敲响警钟,“要避免重蹈大豆覆辙”。

        我国是大豆原产地,2000年开始却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并逐步丧失大豆的定价权。2004年国际资本运作,大豆价格先涨后跌,国内一些企业对套期保值缺乏经验,结果高位被套。近七成企业停产,大量企业倒闭,造成中国的“大豆危机”。

        乘此机会,四大国际粮商大举进入中国,通过低成本兼并重组,控制全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金龙鱼、鲁花等知名品牌背后,均有外资控股或参股。

        外资推动下,进口油料持续增加。今年1至10月,我国大豆进口3488.2万吨,同比增长13.2%。棕榈油进口533.0万吨,同比增长24.0%。

        黄凤洪介绍,目前,城市居民最常用的调和油中,大豆油成分的比重最大,其2/3原料来自进口;棕榈油其次,原料则全部来自进口。

        中国油菜籽年产量约1200万吨,多年居世界第一。2002年以前,菜籽油是我国百姓的首选食用油。近年,随着大豆、豆油、棕榈油等进口的增加,菜籽油消费已退居第三位,目前仍呈下行之势。

        前不久,金龙鱼、福临门等食用油涨价,众多品牌马上响应。田新初认为,外资掌控话语权,民族企业完全无还手之力,是近年食用油价格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

        湖北省农业厅油菜首席专家田新初坦承:外资第一步打倒了大豆,第二步必定是油菜,“形势不乐观”。

        “丑小鸭”变“天鹅”无人喝彩

        “20多年没吃菜油了”。汉口市民李女士回忆,上世纪80年代,菜油颜色很黑,买时还要凭票,但那种油烹饪时烟大、气味重。自从有了色拉油后,就不想再吃菜油了。现在,李女士和很多市民一样,习惯吃调和油,“颜色看起来很清亮”。

        著名油菜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指出,由“双低”油菜加工的菜油营养丰富,有助减少心血管疾病,品质与橄榄油相当,是目前最好的大宗食用油。

        去年,湖北奥星油脂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合作,改良传统菜籽油获得成功。新品“双低”菜油解决了油烟重等“老大难”问题,有深、浅两种颜色,营养成分更高,“油菜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据悉,最讲究养生的日本人,吃的主要是菜籽油。美国人以前吃的是大豆油、橄榄油,近年菜籽油消费每年上涨10%。

        但占据菜籽油“主场”的武汉,其占有率却偏低。中百仓储买手陈俊武介绍,大豆油、调和油占超市食用油销售七成。超市内,菜籽油销量不足8%,且缺乏品牌。

        田新初指出,美国、加拿大等地区耕地辽阔,实行机械化生产和高额农业补贴,油料低成本,冲击国内市场;国内,传统和“双低”油菜混种、混收、混加工,加工设备、工艺落后,优质菜籽的价值未得到体现。

        湖北油菜蕴藏千亿产业潜力

        目前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仅40%。傅廷栋院士认为,“自给率超过60%才比较安全”。另外,我国饲料饼粕缺口巨大,明年预计可达3800万吨。

        “振兴‘国油’,油菜具四大优势”。黄凤洪分析,我国油菜面积、总产均占世界30%,有数千年的油菜消费历史和文化,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国际领先,增产潜力大。油菜不与水稻等粮食争地,“双低”油菜的饼粕还是优质饲料。

        湖北油菜种植面积、产量连续14年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产量1/6,优质“双低”品种占95%。去年,全省油菜种植、加工产值近200亿元。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冯中朝测算,通过提高单产,扩种面积,湖北油菜蕴藏千亿产业的潜力。

        “与国际粮油巨头竞争,种子、种植、加工、品牌,产业链缺一不可”。田新初坦言,除中粮集团外,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精加工方面尤其要防止国际垄断控制。田新初透露,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新政策,以后可能不允许外资同时参股多个油脂加工企业。

        今年5月,我省首评“优质菜籽油”品牌,并公布系列扶持政策。

    • 调研公司搜索
    • 公司名称
    • 公司介绍
    • 调研公司按地区快速检索
    • 北京|天津|河北|湖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
    • 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湖北
    • 内蒙古|河南|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重庆
    •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台湾|吉林|辽宁|香港
    • 澳门|黑龙江
    • 相关链接
    • ·食品冷藏链关键技术设备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 ·欧洲最大的小麦加工厂将很快投产运营
    • ·央视揭秘:成本推动豆油涨价是真实谎言
    • ·新西兰修改有关木质包装进口卫生标准草案
    • ·广东省10月份煤进口同比大幅增长1.7倍
    • ·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蔬菜抽检合格率达9..
    • ·美将实施食品安全新法案 冲击食品出口
    • ·最高限价政策取消 外资企业抢滩彩电下乡
    • ·食品:需求回到增长轨道 盈利前景向好
    • ·澳大利亚政府呼吁美国停止乳品出口补贴
  • 3see简介 |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企业客户
  • Copyright @ 1999-2009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