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金融 > 正文
- “近面值”私募基金进入高风险操作
-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发布日期:2009年12月03日 11:06
- 受益于上半年的牛市行情,多数私募基金净值创出了新高,但也有少数私募基金错失良机,依然徘徊在面值附近。临近年关,部分“近面值”基金在业绩压力和经营压力之下选择了放手一搏,分析师建议应警惕此类基金的高风险操作。
风险收益特征分布集中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报告显示,截至10月底,私募的近12月风险收益特征分布有向“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两个象限集中的趋势。而根据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和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两个时间段的私募风险收益特征分布对比,在今年6月底之前的12个月中,所有纳入统计的私募在“高风险、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及“低风险、低收益”四个象限的分布基本是均匀的。
值得注意的是,向“低风险、低收益”漂移的主要是在上半年已取得较好业绩的私募,而向“高风险、高收益”漂移的多是上半年业绩平淡、净值正处于0.9元至1.2元的“近面值”基金。大部分“近面值”基金上半年较为谨慎,股票配置较低,或者主动性管理不够,而下半年则大幅提高股票仓位,扩大风险敞口。表现在净值走势图上,其上半年的净值曲线平缓,下半年随市场波动加剧。部分净值增长较快的基金,则可能参与了题材股和概念股炒作,使基金业绩出现短期脉冲。
统计显示,近一个月涨幅占今年累计收益比重较大的私募产品有景泰一期、景泰二期、励石、六禾财富银盏、翼虎成长、证大价值、平安德丰、合志同方等。这些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有的超过了100%,有的只有10%左右,多数在35%到60%之间。
急功近利难以持续
部分私募产品的“末路狂奔”事出有因:低净值造成的赎回压力是私募基金必须面对的,公司本身可能也会面临入不敷出和人心不稳两大危机。
在2008年颗粒无收甚至损失惨重可以被理解,但在今年指数反弹90%的情况下若仍未回本,则私募管理人的投资能力将面对强烈质疑,客户通过同业比较或许会选择赎回。与公募基金不同,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取20%的浮动业绩报酬,而提取报酬的前提是产品净值须创出新高。对于目前仍在面值附近徘徊的私募来说,如果不做年关前的最后冲刺,则今年将无法提取业绩报酬,公司正常运营将面临挑战。
好买基金分析师表示,“狂奔”基金透射出的是私募管理人为获取短期利益而采取的投机策略,及其背后急功近利的焦躁心态。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能够回本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基金经理运气不佳判断失误,那结果可能是净值离面值越来越远。
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近期采访发现,私募群体对后市看平甚至看淡的比重正在增加。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值此年关市场跌宕起伏之时,不能只看业绩,特别是只看短期业绩,更应该关注的是私募取得业绩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可能性与持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