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互联网 > 正文
- 李开复:每一个决定都有对或错的概率
- 来源:外滩画报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22日 11:12
- 李开复坚称搜索才是Google 的核心。“如果在中国,我们的中文搜索能够做到最好,我们依然是成功的。但如果我们所有产品都做成功了,中文搜索做失败了,那我们依然是失败的。”谈到赚钱,“我从来没说过我们现在不赚钱哦。只是我们有自己的原则,我们并没有很草率地定一个期限。”他说Google 不是精英搜索,“因为我们认为搜索是人人需要的。”
莫书莹 阎娜(实习) 小武
“听说最近你又有一道新菜通过了,恭喜恭喜。”在谷歌中国总部食堂,李开复端着餐盘,与大厨薛荣升聊了一会。“是啊,是啊。”薛荣升一边笑,一边麻利地片着一只北京烤鸭。
中午时分,谷歌中国总部底楼的食堂里熙熙攘攘。延续着谷歌美国总部对员工的豪爽风格,这里是北京清华科技园区内最有名的食堂,每日提供多国美食,餐单每天更换,数周不重复,餐食包括北京烤鸭、日本寿司、西式糕点、各色水果,员工还可以要求大厨做自己喜爱的食物。与美国总部一样,附近不少在其他公司上班的人都爱到这里蹭饭。有好事者做过统计,结论是在这方面,谷歌中国做得比美国总部更好。在美国总部,新进员工在一个月内平均增肥10磅;在中国,这个数字被提高到了15磅。
这已是李开复在谷歌中国的第四个年头。2005年,他从微软亚洲研究院跳槽到谷歌中国引起的轩然大波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不走就不会惹上官非。”据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当时这样告诫他。但他对盖茨说,“I need to follow myheart。” 2005年7月19日,李开复正式向微软提交辞呈,Google方面随即宣布聘请李开复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同一天,微软将Google、李开复告上法庭,理由是二者违反了李开复在加入微软时签署的非竞争及保密合约。
2005年夏天,他带着两个女儿回到北京,并实现承诺,为她们买了大狗。
由于与微软的官司未完,在最初的两个月里,李开复什么事也做不了,他后来笑称自己“白领了Google两个月的薪水”。2005年底,Google的粉丝在网上如此抱怨:“这是李开复进入Google中国的第100天,但除了看到开复老师偶尔在电视上讲讲话,我们也不知道他和Google中国到底在干吗。”
那时,Google中国还蜗居在科技园大厦C座里面的两层,几十个员工也没有享受到由五星级大厨做饭的待遇。
如今,4年过去了,李开复家里的金毛狗早已长大,大女儿完成了在中国的学业后也回到美国念书。Google中国的办公室也从原来科技园C座的两层楼搬到了对面的十层大楼,室内装修沿袭了Google美国总部的一贯风格:休闲场所巨大,总裁办公室很小。在这里,随处可见穿着Google字母T恤的年轻人,Google中国的员工也已从原来的数十人变成现在的数千人。
而最让李开复感叹的是,“那些小孩终于知道,在Google中国原来真的可以去美国培训6个月,真的可以直接反对老板的想法。”
B=《外滩画报》
L= 李开复
“我们每一个目标都是按时完成的”
B:你曾经讲过当初加入谷歌中国的故事,你当时给Google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写信,“听说你在中国有很大的计划,如果是真的,我们联系一下吧。”后来你就加入了谷歌中国。当时施密特给你布置了怎样的任务?比如,你必须在几年里做多少市场推广?做出多少市场份额?或是多久以后必须盈利?
L:完全没有。当时的情况正好相反,他们向我表示,想要我加入Google,然后就轮到我开条件了。我跟他们说,如果想要在中国成功,一定要放权,要有长远的眼光。我并不要求他们为我提供什么特别的条件,但我要求他们一定要给我时间,让我组建一个好的团队;一定要放权让我们设计新的产品,不要逼着我们早早挣钱,但我们迟早是会挣的。
B:那你什么压力都没有?
L:有压力呀,当然有压力,但压力是自己给自己定的。比如我跟总部说某一个月我们要达到多少营收,如果做不到最后还是要扣分的。但有趣的是,这些目标都是我们自己定的,总部始终没有改变过我们的目标。他们有的时候甚至会问,“哇,天那,这个能做到吗?会不会太难?”然后我们的团队就会说, “我们相信可以。”直到现在,我们每一个目标都是按时完成的。
B:关于赚钱这件事,你有没有给自己定个期限?
L:我从来没说过我们现在不赚钱哦。我只是说,关于赚钱这一点,我们有自己的原则,我们并没有很草率地定一个期限。当然一个公司总归是要赚钱的,从我刚上任,我们就建立了销售团队,三年多他们也有很大的进展,今年赚这么多,去年赚那么多,三年下来,我们还是赚钱了。
“Google不可能解雇我”
B:你是2005年底进入谷歌中国的,2006年是谷歌中国增长最缓慢的一年,那段时间是你压力最大的时候吗?
L:对,2006年的确是我们增长最缓慢的时候,外界可能会觉得我压力很大,但我自己不这么认为。对我来说,那么多未知的可能让人兴奋。当时我就觉得Google的成功就看我们这一年能不能把它做好。大家都知道我为了进入Google工作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包括那场官司。如果最后做不好退出中国,这对于公司和我而言都是一个不可接受的结果。
B:当时你从没想过万一最后还是失败了怎么办?万一公司解雇你怎么办?
L:不可能解雇,绝对不可能。撤退中国比解雇我的概率还要大些,虽然两个的可能性都很低。
B:当时一度有传闻说Google要撤离中国,你当时还做出回应,说“即便是撤离也要保障现有员工的利益”,你当时想没想过,万一撤离你怎么保障员工的利益?
L:当时所说的撤离是假设我们没有得到牌照,那我们就会先在中国做我们的产品,但不推出,拿到牌照再推出。
B:你是否是一个很自信于自己决定的人?你会认为自己的决定都是对的?
L:不是。我对于决定和自信是这么看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对或错的概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针对每一个决定花合适的时间分析所有的可能性和因素,在合适的时间做一个最好的决定。如果事后知道这个决定是错的,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去后悔,而是从中吸取教训。如果是对的,那很好,我们增加自信心继续做。我更多的是不要后悔,而不是不会错,每个人都会错的。
“我们关注用户要什么”
B:2008年是谷歌中国增长最快的一年,也有人说这是对手的问题,比如说竞价排名。你也这么认为吗?
L:确实在2008年我经常谈到搜索公正性。但其实在过去几年我一直在谈。我一直认为这是Google的立业根本,是所有互联网工作者需要考虑、理解、跟随的一个理念。因为用户把他们最信任的问题都交给互联网了,从求学到理财等等,他们都信任搜索引擎,你至少不能骗他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B:2008年底你做过一个演讲,说2009年谷歌中国将会有几个巨大的机会。
L:是的。一个是移动搜索的机会,随着3G时代的来临,移动应用会爆发。一个是电子地图等地理类产品的爆发。还有就是我们的产品线做全了,音乐搜索、问答、来吧等,当然还要做合适的推广,口碑相传才能达到爆发的效果。
B:这是不是意味着将来你们和对手在中国会有更加激烈的竞争?
L:我们关注的是用户要什么。比如,用户要音乐搜索但他们想免费使用,好吧,用户永远是对的,我们就做一个免费的正版音乐搜索。由广告主付钱,我们有足够好的广告平台,有很多合作的音乐公司,授权给我们然后和我们分成广告。产品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B:你的意思是只要自己做好就可以了?
L:这也是我们全球的理念。当然你要理解用户,但如果用户觉得你的产品做得不够好,你还是要去理解竞争对手,但是我们绝对不会把竞争对手当作一个目标。
“Google不是精英搜索”
B:在谷歌的三年多时间里,你做的最大决定就是让你的团队忘记明星产品忘记广告,只记得搜索质量。但当时可能有些争议,有些人并不认为这是对的,甚至有些人离开。你当时是否有过犹豫,还是继续坚定地说要做下去?你为什么能那么坚定?
L:首先,我不能认同别人的看法,离开和争议与这些无关。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坚定,因为我觉得当一个团队很小的时候,它还是需要focus、需要专注,认准目标。而且我认为Google最核心、最基础的就是它的搜索。我记得有个产品经理说过一句话:“如果在中国,我们的中文搜索能够做到最好,我们依然是成功的。但如果我们所有产品都做成功了,中文搜索做失败了,那我们依然是失败的。”所以Google 虽然有很多产品,但它的核心就是搜索,它的搜索必须做成功。
B:在过去的两年里你们的市场份额增长了一倍,但与行业的第一名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很多中国用户找中文资料习惯用百度,找英文资料才用Google。这是否意味着,在中文搜索方面,Google还有许多需要进步的空间?
L:你谈到的这个问题主要是关于人们的搜索习惯,这的确是我们接下来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我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大家的习惯。我觉得任何做过详细比较的人马上就会改变,但很多人不见得会去做比较。谈到进步空间,我觉得每一个公司在做每一个产品时都有进步的空间,但从我们内部的测试来看,谷歌中文搜索质量已经和英文搜索一样好。
B:也许的确如你所说,那你们打算如何改变大家的习惯?
L:我们会鼓励更多人去尝试。比如,我们会在网吧做更多谷歌的推广,因为许多人第一次上网就是在网吧。我们希望这些第一次上网的人接触到的第一个搜索引擎就是谷歌。
第二就是在大学校园里的推广。许多人的人生就是在进入大学后改变的,也许,有许多年轻人都没有用过谷歌。但进入大学以后,他们会做更多的学术搜索、新闻搜索,想要了解世界发生的事情或者想要学英文等等,他们都会接触到Google,这样的接触是个好的发展方向。所以在过去两年,我们在大学做了近1000次讲座,就是传播我们的文化、理念和产品。
此外,我们还和许多网站联盟、合作,无论是新浪、腾讯还是一些小网站,用户都有很多机会看到谷歌的Logo和搜索框,这些网站带来的流量也是很可观的。
B:我曾经看到有一家媒体比较认为,Google是比较精英的,百度是比较草根的。你是否认同这样的定位?
L:我认为产品的定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如果是从三年前的产品线看,这样的讲法是有道理的。当时我们没有一个社区的产品,没有一个你问我答的社区模式,也没有音乐的搜索,视频也刚刚开始。所以Google看起来就像一个学术搜索。我们推出的第一个搜索也是谷歌学术搜索。所以大家感觉这是一个正经八百的公司,娱乐绝对不可以上,草根就更不会喜欢。
对于现在的Google中文搜索而言,这样的区分可能只对了一部分。精英的确在我们的用户里占了不少份额,但所谓的草根也渐渐地成为我们的用户。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一点,就是我们在全球也没有所谓的精英理念,因为我们认为搜索是人人需要的。所以我们绝对是面对所有用户的,我们公司的使命就是要让全球信息人人受益,绝对没有差异化的想法。你可以看到,在过去三年,谷歌中国补足了在产品线上的任何空缺。音乐、视频等都可以搜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