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调研公司
  • 行业培训
  • 行业情报
  • 付费报告
  • 免费报告
  • 调研文库
  • 求职招聘
  • 执行峰会
  • 3see论坛
  • 行业报告全国最低价格热卖中
  • 查调研行业职位速上3see招聘
  • 最专最火的市场调研行业论坛
  • SPSS培训、企业内训常年招生
  • 行业情报首页
  • 经济
  • 房地产
  • 金融
  • 通信
  • 互联网
  • 汽车
  • 能源
  • 食品
  • 家电
  • 日化
  • 医药
  • 其它
    • 行业情报 > 家电 > 正文
    • 液晶市场暂难摆脱微利时代 未来拼核心技术
    •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15日 11:47

    •   今年初,部分品牌主打的“LED电视”概念的新品开始亮相,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近日记者在国美等卖场走访中却发现,这些电视的价格对普通消费者来讲是高不可攀,有关专家也指出,目前的“LED电视”有偷换概念之嫌,真正成熟还尚待时日。

        液晶电视突围路在何方

        在“家电下乡”、“家电进城”等众多利好消息的带动下,国内液晶消费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对政策的信心以及受到半年销售数据的鼓舞,Display Search上调了今年中国液晶电视的销售预期,从原先预测的1880万台提升至2360万台。

        正是基于对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家电巨头们纷纷“押宝”中国,并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符合中国国情”的液晶电视。但业内一些专家也发现,不断推陈出新的一些液晶新品,更多是在附加功能方面的改进和丰富,而并非在面板技术、图像处理芯片这些核心组件上创新。就这样,这些披着华美外衣的“旧面孔”进入中国之后,便高举“概念”大旗,与国产厂商一起涌入“红海”的漩涡之中。对此,业内人士不禁要问,液晶电视产业的突围之路在何方?

        LED电视普及尚待时日

        目前市场上LED电视的出现,确实给人带来了无数憧憬。这个拥有更优秀色彩表现、更低能耗的未来之星,据说将终结LCD时代,因而被誉为“下一代的显示技术”。因此,这样的产品一进入消费市场,消费者就给予了很大的兴趣与关注。

        但某国外电视品牌的销售经理向记者透露,现在LED面板的生产技术远未成熟,全世界商业化生产的LED电视也是凤毛麟角,46、52英寸这样的大尺寸产品更是被孕育在实验室中。产生这一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厂商有意无意地使公众忽略了LED背光源和LED面板的根本差别,将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加以混淆。事实上,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根本就是采用了LED背光源技术的LCD电视——背光换成LED,面板还是液晶!而真正意义上的LED电视应该是采用LED面板的,只不过现在LED面板生产技术并不成熟,不能提供大尺寸LED产品供商业化使用。因此,真正的LED电视在市场中普及尚待时日。

        未来比拼还是核心技术

        目前,LED电视居高不下的价格着实令普通消费者咋舌。记者从苏宁刘家窑店看到,某品牌46英寸的“LED电视”标价为20999元,55英寸的产品竟然高达30999元,是普通LCD电视的两倍以上!在国外市场,“LED电视”的售价也明显高出了LCD电视。据了解,“LED电视”在美国的售价比同尺寸LCD电视要高出30%-50%,在欧洲售价高出40%-70%,而到了中国,LED产品的售价更是高出70%-80%!

        业内专家表示,正是由于电视厂商目前陷入了微利时代,部分厂商开始通过概念来抢占市场。其实未来的竞争还是应该在核心技术层面,而那些技术稍逊一筹的品牌只好需求另外的突破点,来提升市场的销量。


    • 调研公司搜索
    • 公司名称
    • 公司介绍
    • 调研公司按地区快速检索
    • 北京|天津|河北|湖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
    • 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湖北
    • 内蒙古|河南|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重庆
    •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台湾|吉林|辽宁|香港
    • 澳门|黑龙江
    • 相关链接
    • ·"白社会"对网友开放注册 搜狐发力SNS市场
    • ·中档白酒消费者购买意愿强 市场规模500..
    • ·银行涉股理财产品被清理 将转战票据、债..
    • ·变频空调就该定位于中高端 打差异化战略
    • ·京粤两地率先启动家电"以旧换新"招标
    • ·补上加补政策出台 有效拉动了相关空调销..
    • ·九阳"时尚"豆浆机发布 小家电走向生活美..
    • ·大豆市场影响因素分析及行情预测
    • ·一年央票复出带动货币市场利率齐升
    • ·公开市场操作或成货币政策微调主要手段
  • 3see简介 |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企业客户
  • Copyright @ 1999-2009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