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金融危机源于道德风险失控
-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14日 14:31
- 昨天,“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新挑战”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杰•梅尔森教授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报告并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道德风险是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警惕的风险。他同时还透露,第十届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ESWC2010)将于明年8月17日至21日在上海召开,“这是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第一次离开欧美地区,我期待届时有新的理论在上海诞生”。
罗杰•梅尔森是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数学系出身的他对博弈论有深入研究。2007年,他与里奥尼德•赫维克兹、埃里克•马斯金因“机制设计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发展中国家尤须警惕资源浪费
“我相信发展中国家有很多投资机会,但是发展中国家尤其要警惕道德风险造成的资源浪费。”罗杰•梅尔森教授昨天在演讲中鲜明地亮出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时大多数经济增长也会伴随从道德风险转向负面选择的过程。因为随着经济的超速发展,投资的回报率增高,会带来对资源的不重视。这就导致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很多资源被浪费。
“全球许多国家存在贫穷问题,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这就是整个社会对公共资源控制没有做好,而其原因就是道德风险没有控制好。”罗杰•梅尔森教授称,包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很好地控制道德风险,这样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金融部门亟待控制道德风险
“金融危机与道德风险失控紧密相关,在掌握他人财富并进行分配的金融体制中,道德风险是令人担忧的重要问题。”罗杰•梅尔森教授称,“我们要确保在这些资金的分配中让投资者获得收益。而金融管理部门的官僚,对整个流程中控制道德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罗杰•梅尔森教授解释道,我们需要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负责人能够做出有道德的决策。因为,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人们不得不信任他们,但他们“滥用”了投资者的信任。他建议,今后可以通过合适的激励机制,来控制金融部门的道德风险。
经济思维模式有望出现革新
“我们看到的很多经济问题,是因为缺少机制约束,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道德风险”。这是罗杰•梅尔森教授的看法。
他说,在理想状况下,借钱不需要抵押品,但现实是借钱仍需要抵押,因为有道德风险。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包括凯恩斯在内的不少经济学家就已涉及到了这个问题。但当时,道德风险没有进入主流经济学家的视线,即使今天一些中央银行使用的金融模型,也都没有涵盖道德风险。
罗杰•梅尔森表示,金融危机这样的大事件,给我们的经济观念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我们需要一个宏观经济思维模式的革新,明年在上海交大举办的世界计量经济学会大会中,肯定会有一系列新的宏观经济模型被推介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