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调研公司
  • 行业培训
  • 行业情报
  • 付费报告
  • 免费报告
  • 调研文库
  • 求职招聘
  • 执行峰会
  • 3see论坛
  • 行业报告全国最低价格热卖中
  • 查调研行业职位速上3see招聘
  • 最专最火的市场调研行业论坛
  • SPSS培训、企业内训常年招生
  • 行业情报首页
  • 经济
  • 房地产
  • 金融
  • 通信
  • 互联网
  • 汽车
  • 能源
  • 食品
  • 家电
  • 日化
  • 医药
  • 其它
    • 行业情报 > 经济 > 正文
    • 李扬:中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但物价一定上涨
    •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03日 14:36

    •   2009年中国经济论坛今日在京举行,以下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在会议上的演讲。

        刚才日本这位朋友对中国经济60年做了一个划分,在我们的角度,中国经济60年大概分为三个阶段,标准是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储蓄和投资之间是储蓄大于投资,还是投资大于储蓄,还是平衡,是我们判断标准。

        第一,前三十年,基本趋势是投资大于储蓄,当时我们有非常大的发展需要,但是国内没有足够的储蓄资金来支撑,于是或者借外债,或者发国债,过去大跃进的事情我们还是有记忆。

        第二,从改革开放到1991年,这段时间里面,从储蓄和投资的对比关系来看,也还是投资大于储蓄,中国还是缺钱,中国改革开放还是要加快发展,中间还有过一次洋跃进。但是情况不同了,它的机制是不一样的,这个十年和前三十年的机制不一样,储蓄大于投资以及弥补的机制是不太一样的。我们这段时间里面大量借了外债,从另外一个积极的角度,正面的角度说引进外资。我们从分析的角度来看,这十几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完全符合古典发展经济学的事情。

        第三,从1991年之后到现在中间只有1994年的特例,中国经济是储蓄大于投资,我们目前仍然处在这个阶段,所以出现了很多解释不了的现象,中国之谜,大家很清楚,储蓄这个问题现在程度全球争执的焦点,成为中美争执的焦点,也是金融危机争执的焦点,美国说的中国责任论,就是中国人储蓄太多了,美国人程序少,是中国人储蓄多诱使的,当然这是强盗论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因此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要考虑这点,中国货币供应很多,很多人认为通货膨胀,我们认为储蓄大于投资就不会有通货膨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讲短事情之前,讲一个长事情,短事情在长事情的背景下才能深刻理解。

        我主要讲三方面的看法。

        第一个,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条件。

        第二个,中国经济恢复增长主要要靠投资。

        第三个,我们要对货币政策做一些分析。这里面我有了一个中性的作用,我不说货币作用好还是不好,它还是有它的作用,这个很复杂。

        我们希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当然目前我们面临很多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两类:

        一是国外的原因,包括流量的冲击,通过国际收支,投入资本与金融项目对我们产生影响,媒体比我关注的多;存量冲击,储蓄不断积累就是存量,存量就是财富,如果它以外汇的形式存在,它会因为国际金融形势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存量问题也是不断引起热议的;价格冲击,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无论是涨还是跌,对我们来讲都是不利的,我们需要稳定的价格环境,而不是高的,也不是低的,更不希望是波动的。

        二是国内原因,包括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我本人非常关注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三种、五种,最重要的一种是基于科技创新的长周期,在我看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上一轮以信息技术为基本内容的科技创新潜力耗尽了,什么时候耗尽了呢?2001年,以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狂泄为标志,科技创新潜力就没有什么了,上市公司数目绝对的减少。我们这次经济要想恢复,就必须找到一个足以和信息技术革命相仿佛的技术革命,低碳经济是我们可以摸得着的东西,都是它的影响能不能大到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程度,信息技术革命是对于我们产业结构、对于企业来说,是做加法的,而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可能是做减法的。也就是说对整个产业可能是一个做减法的东西,当然提高生活质量是没有问题了,但它对于经济的影响,我们现在要的是有一个大的创造,基于这个大的创造有一系列的企业产生,股市就是可以狂飙增长,就业增长,大家财富增长,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大的动力,低碳经济能否提供是一个大的问题。

        即便如此,中国经济仍然存在平稳较快增长的条件,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个方面,实体经济面良好,我们可以从公益需求两个方面看,一是中国人有储蓄,有钱,这个储蓄或以外汇的形式,或以存款的方式,或以企业利润的方式,二是中国有人,有钱有人,这是供应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条件。从需求角度来看,比如说城市化,经济学部做了一个估量,中国城市化只是在初中期,工业化也只是中期偏后一点,有的地方还在工业化初期,要完成这两化,一二十年时间,这一二十年都需要钱,我们那边有钱。上面几类因素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经济实体面衡量是存在着平稳较快增长的条件。

        第二个方面,金融部门基本稳定,可以抗相当大的风险。我们论证的根据是三条:

        一是以银行为主,在危机过程当中,以及在危机的恢复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一个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是比较好的,比较稳健的,中国恰恰如此。

        二是中国已经提前做了当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正在做的,非常艰难在做的事情,就是不良资产的处置,金融资本的再资本化,我们已经完成了,现在回头看,我们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了这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三是中国金融体系是在不断完善的,两年前我们干什么都要学外国人,尤其学美国,现在时过境迁,美国代表团不断来我们国家学习,但我们不能利令智昏,不是我们做的好了,而是别人比我们做的更差。

        第三个方面,制度方面的问题,制度优势是起作用的,它必须进入到我们分析框架。我们过去分析中国经济体系的时候,对集中统一的体系,对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很多经济学家觉得不太好讲,现在理直气壮的讲这样一种体制在处置危机当中显示优势,在正常运行过程当中也有相当优势的。

        从这三个方面我们认为说中国经济存在平稳较快增长的条件是有道理的。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怎么渡过这次危机呢?这次危机非常慎重。党中央、国务院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这样一些措施,我们怎么看?我们分成四个类型。

        第一个类型是短期应对型的措施,迅速止住经济下滑,刚刚樊纲再说你试试看,说的比较激动,是有这样一个问题,不管怎么样,先让血止住是第一要务。

        第二个类型是结构调整,我们很迅速的,同时推出振兴调整规划。还有一些产业没有列入十全大补丸里面,但是也很重要。我们对结构调整问题有了一个系统的考虑,这是一种中期的对策。

        第三个类型是长期的对策,我为什么强调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长周期的基础。中国政府认识到这点,我们同时启动了十六项重大科技项目,我们希望在这些项目的探讨中,找到未来的增长点。老实说现在全世界没找到,低碳经济也许就是一个梅,望梅止渴的东西,很多东西都需要论证,现在美国人拿这个东西开始压我们,开始新的贸易保护。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它能不能像信息技术革命那样带来新的生命力,我们在探讨,我们在16个领域当中在探讨。

        第四个类型,就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这四个方面政策一条一条推出,常务会不断推出措施,这四类政策是深思熟虑的。

        我们恢复增长需要怎么做?1980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从需求面来看就是消费投资出口。我们有一个很简单的图形就可以看到消费靠不住。1980年到2007年消费占GDP的比重是下降的,这个是很严峻的一个形势。消费的对立面就是储蓄率上升。消费下降所让出的空间,这些年基本上用出口填补。所以出口到GDP比重是上升的。

        投资这个事不断引起争议,但是统计告诉我们,投资占消费的比重是非常稳定的。这个图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说明过去,也说明现在。这个图一看就知道,也许我们遏制消费下滑的趋势,但不能让它快速的增长。

        投资跟过去相比也只是显微的变化。这个图很简单,但背后的分析不简单,统计、分析的处理,以及理论不简单。

        从这个图来看,国内消费增长很缓慢,要增加消费,就必须增加居民收入。我们看到居民收入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是提高的速度没有GDP增长的快,所以它的占比是下降的。在居民收入占比下降的条件下,想增加消费,就是无源之水。反过来说,想增加消费先增加收入,先增加收入相对要减少政府的收入,相对减少企业的收入,是要伤筋动骨的,所以短期内这个事情不容易做到。

        情况虽然在缓慢的好转,但是由于它涉及到国民收入分配这样根本的问题,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所以我们消费难以增长。

        出口急剧下降是一个事实,我们现在强调的是这个事实当中有几个要点,我们经常进出口一块讲,其实进口和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密切程度是不一样的,出口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基于中国出口的结构和国内就业密切相关,和中国经济增长微弱相关,但中国进口和中国经济密切相关,我进口不会进口鞋子和冰箱,一是原料,而是设备,我要投资,我要生产。所以进口的变化反映的了国内投资和生产的变化,所以进口的下降速度、幅度高于出口下降幅度是一个极可怕的事情,因为它不仅反映对外部门在萎缩,而且间接的反映了国内的生产和投资在萎缩,而目前我们正是这样子。我们看资本与金融项目,08年10月份来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已连续8个月下降,这也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首次出现下降,这说明我们对外不可以来,对消费不可以来,主要是投资。

        我们看一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政策都是针对投资的,条条大路通投资。由于存在若干体制和机制性的障碍,要保持我国经济投资的增长仍然需要付出努力,我底下列几个体制、机制障碍。

        一是区域性问题,现在沿海地区几乎无投资,中部地区、东三省和一些西部的地区,有非常强烈的投资欲望,这个投资在转移,但是资金的构成情况和它不相同,银行信贷的分配和这样一种分布是不一样的。它一方面反映了问题,另一方面有机会,你在上海不能做投资,可以到江西、安徽,那个地方正在发生着五年前、十年前沿海地区发生的事情。

        二是产业转移,我们全国19个产业做过一些分类,有一些产业是萎缩的,但是有些产业,就是和工业化相关的产业是在上升,和一些高端服务业的产业也在上升,这两块也需要加强,这也是一个中性的因素。它一方面显示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确实给了机会。

        三是一个很大的制度障碍,就是投资资金的来源,中国人有钱,有的是钱,钱在哪里?在银行,银行的钱出来只是做债务,投资做什么?先拿资本来。历史上资本来自哪里,来自股市,股市刚刚恢复,已经九个月去功能化,一分钱筹不到。来自政府,政府加大力度,也就四千多亿,来自FDI,但FDI在下降,来自民间,民间在犹豫。

        我们固定资产投资一年15万亿,25%的资本,4万亿的资本,你要完成15万亿投资,得要4万亿的资本,没有。现在没有办法,国务院不久前全部下降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率,但这个事情很危险,次贷怎么发生的?就是降低标准,你降到20,风险加大一倍。我就说股权性资本稀缺,债务性资本富裕。

        四是投资的资金来源主体结构,政府和民间,中央和地方,资金在中央,项目在地方,这个主体矛盾也是我们的问题。

        五是投资项目商业可持续性,现在很多心目投下去不赚钱,不赚钱可能会成为过剩的产能,反映到银行就是不良资产。

        六是投资领域的准入,现在钱在银行,是商业化经营,你这边投资,是企业,你又是商业化经营,你是上市公司,股东对你有要求。这样问题就归结于投融资体系的改革。

        促进投资,仍需努力,现在政府投资已经启动,现在民间资本正在观望,还有的再撤出投资增长率高于32%,但其中疑窦丛生。

        我们看一下货币政策,这个图展示的是M1和M2增长速度及其关系,四个箭头指出的就是M2 超过M2增长率的时期。中国不是看总量,还要看M1和M2的结构,看他们增长的变化。这四个箭头都是M2增长最快的时期,恰恰是物价最低的时期。基于中国特殊的货币增长结构,M2增长率高于M1增长率,国民经济紧缩,货币政策刺激趋弱。08年M1增长率低于M2增长率,尽管货币供应的增长率较高,但是刺激率不高,这样一种结构使得政策刺激率不够。

        我们还需要观察存贷的M1和M2,中国M2 92%是存款,于是存款变化就很能说明货币供应的变化,大家注意,存款变化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释,你要解释它存款,不断支付交易,由存款增长导致的M2增长是很刺激的,但是存款增长还可能是定期存款,企业把钱收回来往银行存的时候是很紧缩的,M2肯定增长,这就是中国货币供应增长的结构。

        我们的货币供应主要是企业居民这些实体经济部门的收入变化造成的,存款进去了,货币供应就增长了,这个变化的结果并没有增长。我把钱存进来,货币供应就增长了,这是中国很特殊的情况。

        此间,货币当局对基础货币的操作格局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这说明货币的扩张主要是金融机构基于才宽增长的自主行为。

        我们这里有一个图,今天不细讲了,我主要讲企业存款增长高于居民存款增长,正常情况是企业存款三分之二,居民存款占三分之一。企业存款还是企业吗?企业搞定期存款,你想干什么?企业就是拿钱投资,购买资产,扩大生产规模。货币供应增长,如果因企业定期存款增长,我们应当把这个货币供应增长解释为经济非常紧缩。这个图是居民存款,企业存款,财政存款,我们想说的就是企业存款快于居民存款是不正常的。

        利率总体趋降,中国利率体系相当复杂,必须全面扩差这些利率,才能正确中国的利率现状及未来走势。

        银行才宽和贷款利率属于半管制利率,中国所谓利率政策,主要是对它施为的。对于这些利率,需要观察。

        第一,基准利率及其变动,是下调的。

        第二,上下浮动幅度,是扩大的。

        第三,银行的执行情况,是就低的。

        2009年3月份,非金融形公司及其他部门一般贷款实现利率上浮的占比为36.43%,比年初下下降的7.88个百分点。实行利率下浮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28.39%和35.18%,比年初分别上升2.82个和5.06个百分点。中国现在给出的利率是贴近为零,0.72。它下调之后,市场利率应声下落,紧贴着它,下调的空间不是太大。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这是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用解释,用一条横线切开就看了。之前是上升的,从2008年7月16号以后是保持稳定的。

        结论就是货币政策对经济恢复的作用难以高估。由于中国经济的问题不出需求方面,而货币政策是管需求的,所以依靠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作用有限的。刺激经济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政府投资、转移支付、出口退税及其他措施。

        通货膨胀不会成为主要危险,我们前面有一个分析,那个分析是这个结论的基础。增长率很高的货币供应,在国民储蓄率不下降的十余年内,不会物价形成重大上升压力。因为中国货币供应主要来源是国民储蓄,基于国民储蓄的货币供应增长,对物价的影响是中性的,所以尽管20%几也不用害怕。

        中国的物价走势,主要应关注供应面:

        一是对内,主要农产品和资源的价格走势。

        二是对外,国际主要资源和价格走势。

        三是国内的价格改革措施。今年以来陆续推出多少价改措施,但跟汇率变动无关。

        货币出去了,资产价格是会变化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资产价格,资产价格是股市和房市。现在说它怎么怎么了,还为时过早,但是关注还是正当其时。

        发达国家情况不同,美国的货币供应怎么出来?中国货币供应出来就是存款增长,美国的货币供应主要是外生的,或通过Fed向市场直接注入,或通过政府发债,再由Fed将之货币化。所以如果那里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救市过程中的放出的天量资金有序,有效消弥的话,通货膨胀的危险较大,欧洲的情况和美国相似,日本的情况跟中国类似。我们不能简单说货币供应高了低了,现在舆论是顺消成上,不能光看那个。

        扩张性宏观政策仍将持续,最近,温家宝总理在湖南扩差时对当前形势及未来的趋势走向又做了系统的阐述,其后国务院常务会会进一步阐发了同样的意见。我相信这段时间一定能过去,中国一定在世界上率先走向成长之路。

    • 调研公司搜索
    • 公司名称
    • 公司介绍
    • 调研公司按地区快速检索
    • 北京|天津|河北|湖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
    • 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湖北
    • 内蒙古|河南|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重庆
    •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台湾|吉林|辽宁|香港
    • 澳门|黑龙江
    • 相关链接
    • ·中国楼市成交热潮频现 现在出手合适吗?
    • ·中国医药产业的三大发展阶段及企业的应..
    • ·PMI继续在50关口以上 经济回暖基础进一..
    • ·理财师:成熟期家庭理财应注重开源节流
    • ·评论:三金申购结果泼IPO改革冷水
    • ·国务院两个月批准五个规划 区域经济"全..
    • ·240亿赤字 施瓦辛格宣布加州进入财政紧..
    • ·易宪容:中国外债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防范..
    • ·西媒看淡中国消费者作用 学者称中国处建..
    • ·中国商务部:希望美方克制采取贸易救济..
  • 3see简介 |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企业客户
  • Copyright @ 1999-2009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