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医药 > 正文
- 专家:生物医药产业应建立一体化发展模式
- 来源:中国医药报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26日 15:27
- 生意社6月26日讯 在日前举行的云南生物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们认为,我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任务十分迫切,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工-农-商-学-官”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造福于民。
产业发展任务迫切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教授张文生认为,生物技术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将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食物、资源、健康、环境等重大问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世界各国也把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作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其中生物医药技术更是成为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热点。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巡视员綦成元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口与健康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这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十分迫切的需求。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超过1.2亿人,列世界第一位;结核病患者人数约450万,列世界第二位;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为2.6%;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不少农村地区,肠道传染病、微量营养素缺乏病、妇女孕产期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出现,也加重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难度。綦成元说,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我国人口增长达到峰值和快速进入老龄社会,健康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果,针对我国人口与健康重大需求,大力发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有效缓解“就医难、药价高”问题,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分迫切的任务。
产业差距显而易见
最近10多年是世界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应用开发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文生等专家认为,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投入,但在产业集群、科研能力、中介市场等方面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据E&Y2002全球生物工程产业报告显示,在产业园区方面,美国、德国、瑞典和中国的数量分别是16、14、2、36;而在企业方面,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的数量分别为1466、1878、334、160。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园区数量多,但企业数量少,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张文生表示,美国和欧盟生物医药企业的一个共性是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且大多建立在大学比较集中的地方,产业集群效应充分发挥,瑞典更是依托都市和大学形成了两个密集的生物技术产业群。同时,国外的产业园区多以提供软件条件为主,而我国的产业园区仅仅提供场地,园区效应没能很好发挥。
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技术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成果产业转化水平低,自主创新产品数量少等问题。上海市科学研究所徐磊认为,造成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不足的原因在于企业的自主研发意识还比较落后,新药研发的过程沿用了学术工作的方式,从文献索引开始,实际上走的仍是模仿的路,缺乏原创性。大学、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大部分还在实验室里或保险柜里,创新成果市场转化率不高,离发达国家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
张文生还指出,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不活跃,导致资本运作的困难。这也成为阻碍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相关资料显示,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风险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3.2%,而英国、德国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0%和66%。
探索一体化发展模式
通过对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素的比较,张文生等专家认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建立“工-农-商-学-官”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
张文生表示,与传统的“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相比,“工-农-商-学-官”模式首先更突出“农”的特点。以云南为例,云南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一大优势,因此,生物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到“农”,以保证医药原材料的高质量供应。
其次,要鼓励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构建整体技术创新体系。专家认为,在生物医药价值链中,工、农、商、学、官各要素的有效整合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利用大学的科研优势,在其毗邻地区或校内设立研究园区或孵化器,将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要素综合集成,形成有利于成果迅速产业化的局部环境,是当前国际上生物技术产业创新基地建设的适用模式之一。当前我国生物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研发力量不足。因此,国家应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从上游到中游的研究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成熟度和转化率,培育产学研一体化的企业研发线。
第三,要更大限度地发挥中介服务功能。张文生表示,国外众多的中介机构,包括行业协会、政府中介、民营中介等官方及民间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为生物技术企业提供从研究开发、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和市场开拓等涵盖整个产业发展链条的无偿服务和合作性服务,已经在企业界、科学界以及风险投资界之间形成了近乎完美的服务网络体系。此外,国外还有专门面向政府的智囊型生物技术中介组织,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现实性和操作性,这样的组织往往由生物科技界和产业及高级专业人士组成。在这方面,国内生物医药的中介服务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