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家电 > 正文
- 70亿补贴“以旧换新”造就淘汰高峰
-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05日 10:54
- 刺激内需的政策,在不断细化和推进。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家电汽车“以旧换新”;6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提出的《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称,2009年将在已安排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10亿元的基础上,再安排40亿元,对符合一定使用年限要求的中、轻、微型载货车和部分中型载客车,以及“黄标车”适度提前报废并换购新车,给予不高于同型车辆单辆车辆购置税金额补贴;安排财政资金20亿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州、长沙等9省市,开展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5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试点,对交售补贴范围内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的消费者,按新家电销售价格的10%给予补贴。
“以旧换新”的资金安排从之前的10亿元迅速扩大到70亿元,涉及的面也从汽车变成汽车和家电两大消费领域。先按下70亿元对消费的刺激和经济的拉动不说,70亿的补贴将不可避免地造就一场汽车和家电的淘汰高峰,拆解业自然迎来黄金时期,但环境和绿色回收将面临严峻挑战。尽管在《实施方案》中提出“对回收补贴范围内旧家电并送到拆解处理企业的运输费用给予定额补贴”,但对70亿造就的环境压力,这些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加详细、更切实的配套政策才能加以解决。
在国家5月份确定“以旧换新”刺激经济的政策计划下,广东首尝“头啖汤”,6月2日广东率先对节能空调进行补贴,最高可补850元。
政策效应远比想象来得迅速,提前几年动手“以旧换新”业务的国美电器相关负责人透露,5月政策出台后,“以旧换新”业务销量大幅上升,同比增长224%,环比增长80%。
然而这项旨在扩大消费需求、给家电市场带来双重利好的新政策却让不少环保专家感到忧虑。环保专家称,中国已进入电器报废的高峰期,20亿元“以旧换新”政策无疑将加速电器淘汰。据国美估算,今年“以旧换新”的政策将让国美多回收300万台旧家电。如果按国美占全国电器市场销售份额10%计,全国将新增报废3000万台家电。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永章说,本来还未来得及建立科学回收体系的中国,“电子垃圾”问题已产生了很大的困扰,20亿造就新的淘汰高峰可能会使“电子垃圾”泛滥成灾。
问题一
“以旧换新”
加大电子垃圾之害
广东环境压力最大
据了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家电及电子产品的生产、消费大国。按省环保局2008年的统计数据,全省拥有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就有约1.8亿台,若按每10年一个周期淘汰的话,每年仅废旧电器就有1200万台,在全国首屈一指。
广州国美广宣经理王勇宏说,作为市场的先行者,国美集团自200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构建起旧家电回收点,并出资补贴“以旧换新”的消费者,这与政府的新政策不谋而合。目前国美每月“以旧换新”家电数量超过2000台,价值上百万元,其中大部分为彩电、空调等大件商品。王经理估计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消费者通过“以旧换新”购买家电,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旧家电也将加速淘汰。
省环保局污控处处长吴洪杰说,虽然淘汰后的废旧电器一部分进入旧货市场再利用之外,但大部分“电子垃圾”无论是不加任何处理地掩埋、焚烧或者丢弃,其产生的有害物质都将对土壤、空气、水源造成极大的污染。
今年全国两会上清华大学核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王革华说:“全国手机、笔记本电脑、MP3等电子产品每年淘汰废旧电池就达6000吨之多,价值10亿—20亿,但只有2000吨左右得到回收。”
周永章告诉记者,一台电脑有700多种化学材料,其中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害,拆解不当污染严重。而电视机拆解过程中,不少拆解户偷偷排放清洗电路板的废水和焚烧废弃电缆,对空气地下水和土壤均造成严重的污染。
问题二
拆解业“吃不饱”
混乱回收渠道难应对淘汰高峰
“高价回收废旧电器、硒鼓、墨盒、MP3”,手持这样小广告的小商贩总是很多城市过街天桥、高校和电子城相似的“风景”;而“高价回收冰箱、洗衣机、大小家电”的声音则时常打破居民小区的寂静。这此景象无处不在提醒我们废旧电器报废的高峰期已来临。
据吴洪杰处长介绍,目前我国废旧电子大部分并没有进入正规的回收体系,比如,废旧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等,50%至60%卖到废品市场,其次有30%左右送给亲戚朋友,10%左右闲置在家,有小部分被丢弃,而各类废旧小家电丢弃的比例较大,达到了23.6%。而废品市场为不法商贩翻新家电下乡或源源不断地流入乡村落后小作坊创造了条件。
吴洪杰处长说,造成这种状况是这么多年我省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
据悉,目前,我国回收行业的经营已放开,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由过去国有物资回收企业一统天下,演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大批流动人口加入到这个投入少、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其中绝大多数居民的废旧生活资料,由一些个体经营户和走街串巷的个人收购、经营,废品市场也大都是一些非正规经营的“黑窝点”。
据不完全统计,虽然我省从事废旧物资拆解、加工、利用的企业有2000多家,但经常是处于“吃不饱”的状况,而全省有各类大小废旧物资回收站点3万多个,以及大街小巷的小贩们,为数百万的个体拆解户提供了充裕的货源。
仅在贵屿镇,从事废旧电子拆解的企业就有300多家,个体经营户5500多户,每家(户)年均拆解量达200多吨,清远的石角、龙塘两镇就有拆解企业5000多户,但几乎都属于家庭作坊,工艺落后,污染巨大。
尤其是电子电器的回收以个人分散回收为主,业内管这种游击队叫小作坊,这些作坊将回收的电器或当作二手电器高价转卖,或以原始的焚烧、酸洗等手段处理、拆卸各种组件高价销售,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和严重的污染。
吴洪杰说,目前如此混乱的回收渠道是无法应对电器报废高峰的。
问题三
无害化拆解成本高
正规军敌不过“游击队”
国美电器王勇宏经理说,为打造健康绿色的废旧电子回收体系,国美一直和正规的回收商合作回收废旧家电,但是,由于非正规渠道是通过翻新、二手贩卖,有害物质不经无害化处理等方式,成本低廉,可获得高额的利润,因此在废旧家电回收的价格上,非正规渠道一直占有优势。近年来,大量旧电器国美并不能有效回收。
实际上,国美2005年开始和回收运营商联手构建回收废旧家电的新链条,这年广东最大的回收企业广州市奇润贸易公司成为国美的第三方旧家电收购合作伙伴。公司总经理石会峰告诉记者,虽然与国美合作多年,但他们还不是正规的“电子垃圾”处理企业。他说,电子废物拆解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产业,需要有资质的企业进行专业化操作,危险性和某些必要程序要利用专业设备进行,投资成本较高,而对正规的“电子垃圾”处理企业,环保部门要收取不菲的环保费。因此公司只叫贸易公司,只能做一些旧家电翻新业务,不能利用的废电器就给那些做拆解的公司。
他告诉记者,有先进的废旧家电处理设备,有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大型企业广东至今都没有,因为没有稳定的废旧家电来源,厂房设备应用效率不高,就会处于亏损状态。在广东回收行业奇润算是比较大的了,但没有政策扶持都不敢投资上千万元的废旧家电处理设备。
“而那些小作坊却没有这方面的成本,因此在相对高昂的成本面前,刚刚起步的专业企业走好这条路并不容易。”他说。
据专家介绍,我国处理企业要花费均价150—200元/台的高昂代价收购废旧电器,如果全部拆解,经过拆解无害化处理后,每台废旧电器卖材料可以回收30—120元钱,亏损100元左右,这还没有计算运输费、工人工资、设备折旧、动力消耗、危险废弃物处理费等。
石会峰认为高额成本是废旧电子回收行业不系统,正规军敌不过“游击队”的根本原因。
问题四
撬动200亿家电消费
旧家电处理应有相应产业配套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陆刃波预计,此次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将可撬动200亿家电消费,但他同时指出由此淘汰出的旧家电应该有相应的产业配套解决其出路。然而据记者调查,这环节无论在广东还是在全国都是相当欠缺的。
据2009年2月25日公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1号)提出,废弃电器电子实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拆解处理,国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实行资格许可制度,国家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的补贴。但该条例将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国美王勇宏说,在条例没有实施前,《“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充分考虑与条例的制度设计相一致。一是鉴于全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提出了家电“以旧换新”要在有一定基础的省市先行试点,选择这9个省市试点,主要考虑这些省市家电保有量和报废量大,而且具备一定的废旧家电拆解处理条件。二是由于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费用补偿机制没有建立,提出财政对回收补贴范围内旧家电并送到拆解处理企业的运输费用给予补贴。
他说,关键是目前旧电器的处理如何与2011年施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相衔接?
出路
1
应对淘汰高峰期广东的步子应该再大些
作为电子产品生产大省的广东,对于“循环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电子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在全国却处于落后水平。
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技术部部长王刚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对废纸的回收再利用几乎达到了100%,对废塑料的回收使用率也达到了90%左右,都有不少大型企业,但独对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大型企业。
广东虽然建立了若干再生资源工业园区,却忽视了政策倾斜和引导,从事回收处理的正规企业发展缓慢,结果一直违法的作坊仍有广阔空间。记者了解到,即使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清远再生资源示范基地,目前年处理回收五金废物也仅有30万到40万吨,占清远总处理量的1/5不到,也没有上规模的企业。而在清远其他地区落后原始的“电子垃圾”处理作坊却随处可见。
在因“电子垃圾”污染而著名的贵屿,曾痛下决心发展循环经济。镇委书记陈喜狮告诉记者,贵屿从2005年开始就试图建立国家级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废旧电子电器综合利用示范区。贵屿还打算引进TCL、国美等大的合作伙伴,采用股份制的方式建立科学的拆解产业体系。“这一方案在去年11月已获原则通过,但迄今没有收到正式批准文件。”
陈喜狮说,这意味着,贵屿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的计划只能是“纸上谈兵”。合作对象谈了不少,但因为没有正式批准,贵屿一直没敢有大动作。
出路
2
“变废为宝”蕴含产业机会拆解业需要扶持
周永章教授说,“变废为宝”蕴含巨大的产业机会。在发达国家,回收产业被称为逆向物流业、静脉产业,是国家产业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日本和德国循环经济很发达,但都是靠回收产业发展起来的。目前,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回收再利用物质占了80%,而在我国20%都不到。过去日本、德国也为“电子垃圾”问题困扰,但国家扶持建立了大型的处理企业后,循环经济不仅发展起来了,而且还产生了可观效益。
多年前,广东省就有不少民营企业家看到了“电子垃圾”中的商机,2005年南海一家名叫兴利的民营企业在南海循环经济园里建了高科技拆解电路板的企业,总投资200万元,光从某高校引进流水线的专利费就高达30万元。但当今年记者再次去采访这个企业时,他们却改为加工废塑料的企业了。该企业负责人张兴东告诉记者:“政府没有给我们投一分钱,不给财政补贴,却要收不少电子废物集中收集处理费用,成本太高。”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资源研究中心王树功博士说,政府不能满足于搞几个标志性的循环产业园装点门面,更重要的是对具有潜力的循环经济产业,政府应该给予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倾斜政策。扶持一批大型回收处理企业,否则,人们不会无缘无故付出很高的代价投入环保,肯定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好的企业也支撑不久。
目前政府推出20亿元的补贴也让一些企业看到了一线希望。王勇宏说,以前因成本原因国美“以旧换新”收购旧电器价格低于市场价,敌不过“游击队”,但有了20亿的补贴政策,以市场价收购旧电器,估计会收到好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TCL、长虹等国产彩电均专门设有家电回收部门,其中TCL在去年10月与专业环保企业广东奥美特集团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工厂专门从事家电回收,开始进军废旧家电产品回收处理行业,而长虹也投产了CRT电视处理示范线,对废旧CRT电视进行回收处理。
□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周永章:
生产者应该负责回收
虽然体系的建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各种条件错综复杂,但只要我们政策到位,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根据国际惯例,电子产品生产者也应承担回收处理费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贯彻“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即制造商、零售商和进口商对电子产品的回收负有责任。比如,在日本和德国,法律条文就规定企业卖出1000万台电脑,必须回收800万台,回收率达80%。厂家也规定如果你要买新电脑,你必须把旧的拿回来,以旧换新,这样回收产业就活了起来。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法》的出台和家电以旧换新,为尽快建立科学的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过去如果要求生产者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负核心责任,带来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给企业经营造成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生产者处理电子垃圾的积极性。现在《循环经济法》规定,生产企业将负有对废旧电器的回收责任,有助于建立以生产者责任制为核心的生产、销售、使用三位一体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责任制。但是规定还是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
□他山之石
上海: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回收
2007年6月5日起,环保公益平台“e环365”落户上海,只要拨打热线电话或发送短信,就有专人上门回收家中的废旧电子电器,然后进行统一规范处理。
由于规范处理方法造成的高成本不可避免,为了让回收顺畅,上海市政府利用税收、贷款、补贴等杠杆多管齐下,让正规回收企业能向市民开出一个有竞争力的回收价。
另外上海还将电子产品生产者纳入规范。规定各大知名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在大城市成立若干联合回收维修网点。即各种品牌的电子废弃物,均可送到这些网点维修,或者统一运往专业处理公司。这样,生产商的责任延伸实现,比起现在挨家挨户上门的方式,回收公司也大大节约了成本。这两种途径很好地解决了“电子垃圾”在城市泛滥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