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经济 > 正文
- 评论:消费金融服务重点由物转人
-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19日 11:52
- 上周末,在“2009陆家嘴论坛”举行的间歇,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和黄浦区政府宣布,分别与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及上海银行签订框架协议。上海市银监局副局长谈伟宪表示,将积极支持浦东新区率先成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银监会《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是在此前4天发布,按照现在的势头,上海浦东新区这个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显然有很大的机会在银监会指定的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四个试点城市中先拔头筹。根据那份《意见稿》,消费金融公司可经营的业务包括家电、电子产品等个人耐用消费品(不包括房屋和汽车)贷款;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等。
坦率地说,笔者并不看好短期内消费金融公司在国内的前景,其中的原因,许多人士已经作了大量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但正因为这样,它才需要得到格外的呵护。
以往中国人谈到金融业,总是直接将它与国家的投资建设联系起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金融业又多了一个使命,就是为国有企业解困服务。那么,金融能够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做点什么贡献?
当然,金融服务并非远离老百姓,近10年来迅速成长的住房和汽车按揭贷款就是一个意义重大的突破,也成为银行日益倚重的一笔优质业务。然而,商品房和汽车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恐怕一生顶多也就买一两次。所以虽然贷款量巨大,但对日常的生活消费几乎没什么影响。另外,虽然越来越多的国人已经潇洒地拥有一张或几张信用卡,但考虑到它的刚性的利率和还贷周期,大多数人也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支付手段而已。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消费总额中用到信贷的比例仅10%多一点,而美国是95%。
其实,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收入与消费之间一般呈反向的关系:往往是从经济上开始独立的青年时期到年老退休这几十年里收入越来越高,而消费意愿及消费所带来的享受和满足感越来越低。一个社会中如果没有一种很好的金融工具,对这种自然的年龄-收入曲线进行合理化调节,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大大抑制了每个人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抑制了市场的拓展。
从更高的视野来看,消费金融是一种以“人”为目的的金融模式,相比于以“物”(投资)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模式,这种模式由于扩大了消费、拓展了市场,最终也带动了经济和投资,显然比单纯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更加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的迫切需要。此外,消费带动的金融虽然也蕴涵了风险,但却不像投资带动的金融模式那么容易产生泡沫。
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还有不如人意之处,比如,它既寄希望于借助“无抵押”之类的“便捷”优势解当下内需严重低迷的燃眉之急,又想方设法地试图将这种试探严格管制在一定范围里,名为风险控制,归根结底还是担心它对国有银行的市场垄断造成冲击。但既然有了这种尝试的先声,金融服务以人为本的时代,就一定会慢慢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