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金融 > 正文
- 落实宏观调控政策 保持银行业稳健运行
-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24日 10:07
-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加上国内经济步入下行通道,正在考验着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防控能力。银监会统计部主任刘春航4月21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银行业应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他强调,混业经营需严设防火墙,中国银行业创新的步伐不会放慢。
确保贷款注入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从今年一季度的贷款数据看,今年我国银行业的新增贷款较多,其中票据融资比例较高,您如何解读一季度贷款数据?
刘春航:从一季度数据看,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41%是中长期贷款,33%是票据融资,25%为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绝大多数投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票据融资从去年底开始增长较快,利率因素是票据融资供需两旺、超常增长的根本原因之一,由于央票利率及银行存放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利率均低于票据贴现利率,而贴现利率又远低于企业贷款利率,使得银行和企业均有开展票据融资业务的意愿。此外,银行业绩考核压力在票据超常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票据业务不仅可以增加贷款规模,还会带来企业的保证金存款,加之票据业务期限相对较短,风险相对较低,就不难理解票据融资放量增长背后的原因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票据业务激增的过程中,不排除套利行为,也不排除通过虚假票据和增值税发票重复使用套取银行资金的个别情况。银监会已经安排了对票据的专项检查,并要求银行以授信业务的标准进行票据管理,确保票据融资用于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如何确保贷款注入实体经济?
刘春航:为确保贷款真正拉动实体经济增长,银监会有很强的监管要求。首先,我们要求银行一定要了解客户,要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贷款“三查”制度,确保专款专用,保持信贷投放对经济支持的可持续性。其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积极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政策。“保”的方面主要包括:有技术、有市场、有前景、有竞争力的企业;国家重点建设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领域;生态环境和循环经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及中小学校舍建设;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灾后重建等领域。“压”的方面主要包括: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性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贷款;“两头在外”的高风险企业贷款等。
警惕两大风险
中国证券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中国银行业需要防范哪些风险?
刘春航:由于这是中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造以来面临的第一个经济下行周期,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面临较严峻的考验。从国内看,银行业要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应有作用,也在考验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我们现在保增长力度很大,但同时调研中发现,地方许多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产能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所以需要更关注调结构,确保银行支持的项目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
今后几年中国银行业应高度关注的一大风险点是信用风险,尤其是集团客户风险。目前一个阶段大量贷款集中在大型客户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应当看到少数集团客户管理并不是很规范,如公司治理不健全、偏离核心主业、盲目投资和扩张、过度担保、集团并表管理不到位等都是风险隐患。在经济繁荣时期,这些问题容易被掩盖,但每当经济下行,积累的风险会加速暴露出来。
对此,银监会已经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当前信贷高速增长中隐藏的巨大风险,在贷款投放中要做到四个匹配:信贷投放与本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专业人员素养相匹配,不能脱离本机构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盲目放贷;信贷投放与本机构的客户资源、项目储备和前期所作的尽职调查相匹配,不能盲目抢占市场;信贷投放要与客户的有效信贷需求相匹配,不能降低信贷标准,放弃审贷的自主性、独立性;信贷投放要与本机构现有的资本充足情况、拨备水平和资本补充前景相匹配,不能脱离自身的资本缓冲能力盲目扩张。此外,要求银行继续严格执行大额风险集中度中单一客户10%和集团客户15%的授信高限,严格执行项目贷款资本金要求。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操作风险,银行案件压力比较大。这几年银行业案件防范取得明显成效,案件数量大幅下降,银行按资产的平均发案率已接近国际较好水平。但今年经济与社会运行中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部分银行风险内控跟不上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案件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对此我们应该高度警惕。
混业经营需严设防火墙
中国证券报:就您对这次金融危机的观察,中国银行业的混业经营、金融创新将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刘春航:前几年混业经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自1999年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以来,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不断趋同,即商业银行可做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发起-分销”模式参与资本市场运作,同时投资银行也通过在批发市场上的借贷介入信贷业务。但这次危机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混业经营。
大家都知道,现代金融体系有两大支柱,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以往的多次金融动荡中,这两大支柱可以互为支撑。比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储贷危机中,银行大规模倒闭,而资本市场还在运转;1998年当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出现问题时,美国资本市场面临危机,而银行系统可以提供流动性。但1999年实行混业经营后,银行和资本市场两个体系之间的防火墙被拆除,危机很快就在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之间传染扩散,致使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严重受损。
值得吸取的重要教训在于混业经营必须要严格设立防火墙。银监会在阻隔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之间风险交叉传导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取消银行为企业债券发行以及各种理财产品、金融衍生产品提供担保,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跨业、跨境业务风险全覆盖监管体系,以及严禁将房地产不良贷款进行证券化等。
此次金融危机表明,金融过度创新是有风险的。创新必须遵循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同时还要与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市场承受能力以及监管能力相匹配。需要指出的是,金融创新是服务经济发展和提升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国银行业不会因为这次危机因噎废食,创新步伐不会放慢。
欧美经济复苏需较长时间
中国证券报:考察今年银行业发展离不开国际背景。您如何看待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刘春航:我认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现在的一些欧美经济学家过于乐观。这次危机跟一般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情况不一样,由于它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时间可能更长,危机之后的“去杠杆化”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美国的两位学者Reinhart和Rogoff对二次大战之后的金融危机做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发现危机后人均GDP一般连续两年下降,资产市场的调整时间要更长一些。如果要拿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来对比的话,大萧条始于1929年的股崩,股市跌至1932年才见底,股价比1929年下跌了73%,实体经济见底是在1933年,1933年美国GNP比1929年缩减了三分之一,消费缩减了19%,投资缩减了87%,进出口贸易缩减了三分之二。美国的GNP一直到1939年才又超过了1929年高峰时的水平,用了整整十年时间。 与30年代不同的是,此次金融危机西方政府反应比较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注入流动性,以大规模赤字刺激经济,在国际协调方面也做得比以前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冲作用。但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复苏,是通过消费和财政支出拉动的,而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靠借贷消费的增长模式破产,所以美国的消费不可能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全球经济增长失去动力,因而为走出危机增添了阻力。所以,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是比较严峻的。
刘春航先生简历
刘春航先生是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学博士、美国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先后就职于美国摩根士丹利、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现任中国银监会统计部主任兼研究局负责人。出版学术专著包括《Multinationals, Globalisation and Indigenous Firms in China》、《跨国公司战略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