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能源 > 正文
- 各路资本蜂拥而入 风电设备制造市场过热?
-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22日 14:27
- 风电设备制造市场过热?
“我现在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几个人用,实在太忙了!要讲课,要参加论坛,大家对风电投资热情太高了!”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抱怨道。施鹏飞是我国著名的风电专家,从事风能研究已有20多年,有这样资历的专家在国内并不多。
事实上,施鹏飞成为热点人物并不奇怪。作为新能源产业中成本相对较低的风电设备制造业和风力发电业,已成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最热门领域之一。在二级市场,金风科技、华仪电气等一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成为众多投资者追捧的热门品种,成为2008年11月以来资本市场反弹的明星股。
在风电领域投入最大的还是产业资本,以发电设备制造业为例,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北京重汽等一批国家传统装备制造企业陆续进入该领域,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另外,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的民间资本对风电市场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也正在陆续进入该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风电产业是大家公认的朝阳产业,但随着各路资本蜂拥进入该领域,产能急速扩大,许多业内人士开始担心,风电设备制造业已有过热倾向,盲目投资有可能造成产能过剩。事实真是如此吗?
风电装备制造市场高速增长
中山明阳电气是目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中扩张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据该公司公布的资料,2009年初,该公司与天津市津能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了一个3MW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基地,该项目占地面积500亩,主要生产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超紧凑型(SCD)3.0MW以上风机整机和传动链、叶片、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项目整体达产后可实现600台整机及600套叶片的产能。该基地将成为明阳风电产业集团北方总部、研发中心和超大型风力发电整机生产和出口基地。
尽管扩张速度很快,但明阳电气还不是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根据中国风能协会公布的数据,目前最大的3家本土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分别为金风科技,产能达262.905万千瓦,占2008年累计总装机的21.6%;排在第二的是华锐风电,占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市场的17.75%;第三名是东汽,产能为129万千瓦,占有的市场份额为10.6%。除此之外,世界风电巨头在中国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Gamesa公司的产能达155.25万千瓦,Vestas公司的产能则为145.52万千瓦。
“在风电设备制造领域,除了金风、华锐、东汽外,还有不少企业发展势头较快,如上海电气、北京重汽、浙江运达等等。”施鹏飞告诉记者,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新能源利好政策,中国风电市场成长很快,对该领域感兴趣的企业越来越多。以东方电气为例,该企业2008年风电设备制造业收入为26亿元,对应交货量300多台。根据存货量与排产计划,2009年风电设备的收入增长可能接近200%,该领域将会成为东方电气在2009年收入增量的主要构成部分。
据了解,除了上述提到的7家企业外,中国目前至少已有70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多数为整机制造企业,少数则专门生产叶片等部件。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风电设备领域,中国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以1986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Vestas公司为例,作为风电设备制造领先企业,Vestas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约占世界风机总量的三分之一。该公司数年前就已在北京设立销售办事处、2005年在上海成立全球采购办公室、在具备物流优势的天津建设生产基地。扩张速度不可谓不快,但该公司的市场份额却在缩小,增长速度已被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等超过。据统计,内资和合资企业在2004年前后还只占据不到三分之一的中国风机市场,目前这一市场份额已超过了6成。
更令各路资本欣喜若狂的是,尽管最近几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每年都会翻番,基数已较大,再加上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但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市场仍实现了高速增长。据中国风能协会提供的数据,除台湾省外,2008年全国新增风电机组5130多台,装机容量约624.6万kW。与2007年当年新增装机330.4万kW相比,2008年当年新增装机增长率为89%。
未来风电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对于这一点,各方人士的观点不一。施鹏飞认为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增长速度肯定会放缓,因为目前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基数已较大。
各路资本追捧风电设备制造业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作为新能源板块的主力品种,2008年底以来,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追捧。
以风电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金风科技为例。在2008年10月下旬,该股最低时为14.98元,经过这波反弹行情后,昨天收盘价已达43.8元,上涨接近两倍。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第三季度是众多机构投资者的集中建仓期,根据公开信息,2008年9月30日,金风科技的基金持股数为777.42万股,到了2008年12月31日,基金持股数竟已达13633.95万股,有93家基金布局;2008年11月6日,华仪电气的股价为4.5元,昨天收盘价已达17.02元。
在VC、PE市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追捧。以中山市明阳电气为例,据报道,该公司已与新加坡四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6.85 亿元战略投资意向,主要为明阳的上市前的最后一轮私募做准备。而在这之前,该公司已先后7次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达8亿元。
刘明亮是广东一家集团公司投资部的副总经理,他对众多投资者追捧风电设备制造业表示理解。“哪怕是在二级市场上,金风科技目前的市盈率是40多倍,考虑到该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和目前较低的银行利率,我认为这样的估值是合理的。”刘明亮表示,二级市场的高估值肯定会刺激一级市场的投资价格,目前PE市场上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要价普遍比一般制造企业高。
陈先明是温州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老板,在之前的中欧峰会上,他是随温家宝总理出访的企业家代表之一。陈先明目前已投资了一个风电设备制造项目。之所以选择投资这一领域,主要也是因为看好风电市场。“尽管目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规模已不小,也有不少企业进入了该领域,但我认为风电设备制造业在中国还只是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陈先明也承认,如果没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再进入该领域已没有意义。“如果所有的配件都是采购,只是做简单的风电机组组装的话,目前这类企业的利润应该在5%-10%,对一般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不大,但如果能掌握一些核心技术,那还是可以有可观的利润空间的。”
争论焦点在于市场规模
由于各路资本蜂拥进入风电设备制造领域,该领域的投资有没有过热,成为众多投资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施鹏飞的观点很明确,风电设备制造领域已过热。他强调,“不是有过热迹象,而是已过热,接下去几年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但许多投资者并不认同施鹏飞的观点。陈先明告诉记者,“尽管各路资本蜂拥进入该领域,但该市场扩张也很快,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消化产能。”
刘明亮表示,按照近年来我国风场建设速度,预计2010年风机的装机容量可以提前实现原定2020年规划达到的目标,因此国家能源局将2020年规划实现的3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调高至1亿千瓦。
刘明亮还指出,哪怕到2020年装机容量真的达到了1亿千瓦,也不意味着中国风电市场已饱和,因为中国可利用风能达10亿千瓦,哪怕利用其中一半就有5亿千瓦。
除此之外,刘明亮还认为,按照中国的产业发展趋势,有一个规律值得注意,那就是中国企业通过引进技术、仿制等手段,将一个新兴产业逐步发展成成熟企业,不断提高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开始向国际市场扩张,逐步占据较大的世界市场份额。“风电市场最终也会走这样的道路,5-10年以后,也许会有数家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进入世界前10,而目前只有金风科技一家,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将占据越来越多的风电设备市场份额。”刘明亮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很有信心。
同样是投资人,许波明是北京一家PE的合伙人,他没有刘明亮那么乐观。他认为,技术上受制于人,是目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未来面临的问题之一。
据中国风能协会提供的资料介绍, 在风力发电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瓶颈就是缺乏高效率、质量可靠、低维护成本的国产风机。目前2.0—3.0兆瓦的风机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机型,但风电行业巨头如Vestas、Enercon等国际著名风机生产企业为保持其技术的垄断性,并不愿意输出2.5兆瓦以上级风机制造技术,也没有在国内设立合资企业。因此,我国风机制造商多数都采取购买国外风机公司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引进的机型主要集中在1.0-1.5兆瓦。
陈先明认为,技术上的担忧也不需要。“我投资的项目就是2.5MW的风电机组整机项目,引进的也是世界先进技术,但成本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陈先明表示,目前掌握风电机组核心技术的企业比较分散,不是一两家企业就能控制,这也有利于中国企业吸收消化。
施鹏飞则表示,除了市场规模外,其实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制约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外行人了解并不多。“目前风力发电项目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电网,如果电网建设跟不上,那风电装机总量盲目扩大也没用。对风力发电企业来说,哪怕是10度电中有1-2度电不能上,对成本影响也是很大的。”
刘明亮认为,对该产业是否已过热要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考虑。他表示,“欧美发达国家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升到很高程度,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就明确提出发展新能源的产业新政。我国政府也很重视,并已经将发展清洁能源纳入国家战略,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相对于其他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利用最具产业化前景。所以发展前景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