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谁在纵容汽车“加价销售”?与消费心态密切相关
- 来源:汽车007周报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24日 15:14
- 相关部门曾发出通知,要求经销商自律,禁止加价售车。然而实际情况中,加价的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
近日,记者在上海地区终端市场获知,宝马旗下上市不久的进口车X6目前正在加价销售。对此,记者进行了一次暗访。
-记者调查
当记者向第一家宝马4S店询价时,对方表示:虽然X6车源紧张,提车需到7月,但不用加价购买。随后,记者继续调查,第二家宝马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由于X6目前相当紧俏,经销商处没有现货,但他们店正好有一批车型到港,一星期左右便能提车。如果消费者订车必须支付10万元,其中7万元为该车定金,其余3万元便是加价购买的部分。而之后第三家宝马4S店的销售人员也表示该店目前没有现车,“现在订车最早也得等到6月才能提车,同时需加价2万元。”当记者表示着急提车时,这位销售人员称则乘势加价:“提车可提前到4月,但需加价2.5万元。”
与此同时,记者也发现,目前终端市场还出现了变相加价销售的情况。如消费者购买某品牌一热销车型时,车内已经被加装了部分配置,消费者若要尽早提车,需被迫多支付一笔费用。
定价本无“加价”之说
对于加价售车现象,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营销资深工程师徐宪成。他认为,供不应求而涨价纯粹是市场行为,且由于汽车指导价由厂家制定,不归国家物价部门管理,因此汽车价格波动并不能判定其存在不合理之处,进口车由于其特殊性,更是如此。
据记者了解,进口车并没有所谓的指导价,仅由国内总经销商给出一个建议销售价格。而进口车的价格组成是由该车从国外运到国内后的到港价格,加上关税、到港费、运输费等成本,再加上利润。由于汇率波动性大,再加上一系列的手续费、运输费等“变量”影响,往往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最终价格和经销商的利润所得,因此经销商容易做出加价的举措。
徐宪成介绍,如果要保证利润,经销商应该将加价部分直接算入车价内,而不是分开收取。但是由于分开收取所需要缴纳的税收要少于算入车价需缴纳的税收,因此经销商往往更愿意通过分开收取的方式,减少税收的支出。所以经销商才更倾向于“加价销售”。
消费心态加价密切相关
“加价销售”并非新近出现,多年前车市便已有此现象。汽车分析师钟师也认为,“加价”很大程度上受市场供求关系所影响。当一个新产品上市之后,本身市场供应量相对较少,加上汽车厂家可能采用的“饥饿营销”政策,导致供求关系出现不平衡,这时无疑会产生价格往上攀的趋势。
除了卖方原因,此外,汽车加价销售与消费心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业内人士分析,消费者都有一种“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这种消费心态和经销商、厂商形成呼应,促使了加价销售现象的产生。
虽然加价销售让经销商从中获得了短时利益,但是对于品牌形象将产生负面影响。市场协会营销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田毅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种价格的调节实际上对于整个品牌是有负作用的。对厂家来说,所有消费者都是平等的,产品一旦定下价格,应该让消费者按照同样的价格购买这款产品。一旦格局被破坏,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产品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记者观点 无论是现金加价还是变相加价,结果都是消费者多掏银子。从整体车市来看,虽然个别车型短期内出现供需矛盾,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价格便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回归原价,甚至可以用优惠的价格购买到车。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理性购车,拒绝加价提车,才能最终使自己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