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调研公司
  • 行业培训
  • 行业情报
  • 付费报告
  • 免费报告
  • 调研文库
  • 求职招聘
  • 执行峰会
  • 3see论坛
  • 行业报告全国最低价格热卖中
  • 查调研行业职位速上3see招聘
  • 最专最火的市场调研行业论坛
  • SPSS培训、企业内训常年招生
  • 行业情报首页
  • 经济
  • 房地产
  • 金融
  • 通信
  • 互联网
  • 汽车
  • 能源
  • 食品
  • 家电
  • 日化
  • 医药
  • 其它
    • 行业情报 > 医药 > 正文
    • 陈竺 深化医改五方联动 将是一套组合拳
    • 来源:医药行业网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18日 17:03

    •   “这次医改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目标就是人人受益。”陈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医改,尤其是近三年五项重点工作的组合实施,将初步建立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陈竺说,打开方案,前四项重点内容都有一个“基”字: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他说,疾病风险不是个人或家庭所能承受的,需要统筹共济、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在这方面政府有责任。对于患者,有保障才有底气去医院看病。陈竺透露,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明年将有一个大提升,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将提高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6倍。

        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是覆盖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必需、疗效确切、数量充足、剂型合适、为全民公平享有的药物。陈竺说,基本药物不是一张单子或目录,而需要制度,需要动用价格、报销等政策杠杆确保其生产、配送以及合理使用。目前普通型儿童白血病药物、主要的抗肿瘤药、胰岛素等都已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是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薄弱环节、结构性问题的基本举措。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更重要的是机制体制的革新和完善。”陈竺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他说,要把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产品提供给每一个人,包括基本服务包,如健康档案,疫苗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同时确定公共卫生重大项目,如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等;还要给6至15岁的青少年接种疫苗,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这一系列工作将能缓解看病就医瓶颈,减少疾病发生。”

        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陈竺指出,公立医院应该担负起政府满足人民群众重大疾病、急症、疑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提供者职责。

        “公立医院改革确实是一个大难题。”陈竺坦言,目前看病就医的供求矛盾也主要集中在大医院,但因涉及到制度安排,又要大量资金,而且改革路径也不清晰,因此只是推进试点。但是改革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就是10个字——“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

        陈竺指出,这两者相辅相成,忽视对医务人员的支持,“坚持公益性”难达目的;而过于强调医务人员待遇,忽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医院的发展就会跑偏,就会发展为创收的积极性。

        “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收入水平能承受的最好服务,需要有高素质的医疗队伍,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他说。

        走出医疗人才困境,谁来“牵牛鼻”?

        “我最担心的是队伍,尤其是基层的医疗队伍。”陈竺说,虽然已经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是老百姓还是要往大医院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区的全科医生队伍太年轻。“要取得患者信任,就要提高水平,要有政策引导有水平的人去基层。”

        陈竺曾专门调研过基层医生的问题。他说,基层医生主要关心三件事;一是社会地位;二是业务成长;三是待遇。

        陈竺指出,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是出了校门就可以,培养医学人才周期很长。这次医改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重大举措,将在大医院建立大规模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现在大医院都是为自己培养住院医生,以后要变为给社会培养。”他说,这是一个走出人才困境的“牵牛鼻”之举。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在大医院经过正规培训后,可以下到基层工作。

        同时,医改方案中还明确了待遇问题,基层医疗人员收入要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相衔接。

        问及医疗应急体系建设时,陈竺指出,应急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早诊断早治疗又是应对疫情的重要能力,要有好的疫苗和药物。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知识。

        “知识是最好的疫苗。”他说,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是掌握了洗手消毒等基本的公共卫生措施就能阻断传播途径。

        同时,陈竺强调要居安思危,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建立灾难医学中心。他透露,目前卫生部正在酝酿建立区域性的灾难医学中心,以便医疗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

        每天抽出20分钟保持与学术一线的联系

        “我原本就是一个搞学问的人,研究的兴趣和责任已经进入到骨头里。”陈竺说,从科学家走上管理岗位,他一直不能割舍学术研究,在科学院的7年中从没有中断过;到卫生部后,实际上用于研究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每天还是坚持用15分钟到20分钟保持学术联系,浏览文献和学生的研究数据等。

        他说:“对我这样一个卫生行政、业务管理者而言,保持对一线学术的敏感性是必要的。”

    • 调研公司搜索
    • 公司名称
    • 公司介绍
    • 调研公司按地区快速检索
    • 北京|天津|河北|湖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
    • 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湖北
    • 内蒙古|河南|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重庆
    •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台湾|吉林|辽宁|香港
    • 澳门|黑龙江
    • 相关链接
    • ·医改:取消药品统一定价 谁代表患者发言
    • ·医保药店受全额征税之重 定点成“鸡肋”..
    • ·安徽将逐步推出多项新政 居民医保有望保..
    • ·四川启动医保药品价格调查 严禁走过场
    • ·新医改基本药物招标机制或引行业洗牌
    • ·王国强:中医药要在医改中发挥重要作用
    • ·没有“以药养医” 三甲医院也难免尴尬
    • ·中国卫生部长陈竺:医改方案公布“以日..
    • ·广东医改动用高科技 电脑全程监控乱开药
    • ·医改推出进入倒计时 医疗体系将有四方面..
  • 3see简介 |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企业客户
  • Copyright @ 1999-2009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