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监部门:家电使用年限将在商标上标注
◆ 直降1000+送飞利浦DVD 夏普32PX5狂促
◆ 直逼显像管 海信32吋等离子仅售4000
◆ 预测:国内小家电市场未来十年竟合态势
◆ 液晶设备迎合产品换代 LCD制造更环保
中国DVD产业面临四大角色转变的挑战
发布时间:2008-05-05 来源网站:cheaa 来源媒体:赛迪网 点击次数:
2008年2月19日,对于全球DVD产业来说,是有着历史意义的一天。以索尼为首的蓝光DVD和以东芝为首HDDVD经过数年全球市场竞争之后,随着东芝对HDDVD支持的退出,如今HDDVD大势已去。蓝光DVD标准会“一统江湖”吗?中国作为全球的DVD播放机制造大国,在这场国外众巨头标准争斗中,只是旁观者,面对着市场激烈的竞争,高额专利费的压榨,行业利润的严重下滑,中国DVD产业的出路在何?中国DVD产业将面临四大角色转变的挑战。
角色一:“打工者”转向“创业者”
2007年中国DVD制造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赛迪顾问数据显示,全球近94%DVD播放机制造于中国。梳理全球DVD产业链,可发现DVD内容提供商集中在美国和日本,芯片提供商主要是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厂商,而盘片和整机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仍处于全球DVD产业的“打工”地位。2007年DVD播放机的出口量出现萎缩,由2006年的1.53亿台下降到2007年的1.43亿台,同比下滑6.4%,高额的专利费成为制约出口的主要因素。技术瓶颈仍是中国DVD产业亟待突破和解决的关键。目前,市场竞争模式已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而转向了技术专利竞争和服务的竞争,在此关键时刻,中国DVD产业亟需建立自主的核心技术产业链,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只有突破了核心件的开发和生产技术,创造自己的技术标准,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地位,成为全球DVD产业的“创业者”。
角色一:“打工者”转向“创业者”
2007年中国DVD制造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赛迪顾问数据显示,全球近94%DVD播放机制造于中国。梳理全球DVD产业链,可发现DVD内容提供商集中在美国和日本,芯片提供商主要是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厂商,而盘片和整机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仍处于全球DVD产业的“打工”地位。2007年DVD播放机的出口量出现萎缩,由2006年的1.53亿台下降到2007年的1.43亿台,同比下滑6.4%,高额的专利费成为制约出口的主要因素。技术瓶颈仍是中国DVD产业亟待突破和解决的关键。目前,市场竞争模式已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而转向了技术专利竞争和服务的竞争,在此关键时刻,中国DVD产业亟需建立自主的核心技术产业链,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只有突破了核心件的开发和生产技术,创造自己的技术标准,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地位,成为全球DVD产业的“创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