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数据中心 邮箱/论坛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定性研究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3see首页 >> 资讯栏目 >> 家电
海尔高管千万股权泡汤 迫不得已离职?
发布时间:2008-04-21   来源网站:hc   来源媒体:广州日报   点击次数:
【文章简介】
  看似是正常的人事更迭,但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利益得失。青岛海尔日前披露,包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智春、董事王召兴和副总经理张世玉在内的多名高管集体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公司职务的书面报告。而令业界关注的则是这些高管集体辞职的原因,因为辞职对他们来讲意味着放弃公司给予的超过千万元的股权。分析认为,高管的集体离职并不是简单的现象,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对几位高管来说,或许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管中除独立董事王超外皆为青岛海尔2006年制定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草案的重点奖励对象。其中王召兴获授期权数量为200万份,获授期权占期权计划总量比例为2.50%,占对应标的股票0.17%;而董事张智春也有获授期权100万份;张世玉100万份;而董秘纪东也有80万份。他们的离职也就意味着放弃这些股权,按照公司确定的7.63元/股的行权价格,这些高管离职放弃的都是动辄超过千万元的预期收益,获得股权最少的董秘纪东也有超过600万元的预期收益。
  据悉,激励计划明确表示,“激励对象因辞职而离职的,自离职之日起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部分即被取消。
阅读全文        网页快照
相关连接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