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数据中心 邮箱/论坛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定性研究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3see首页 >> 资讯栏目 >> 通信
黑手机泛滥背后:消费习惯的转变
发布时间:2008-03-13   来源网站:sina   来源媒体:现代快报   点击次数:
【文章简介】
  NOKLA(模仿NOKIA)、SunyElicsson(模仿SonyEricsson)……这些貌似正品的手机,在2007年的国内手机市场中,牢牢掌控了超过1/4的份额,尽管信产部的打黑力度逐年加大,舆论媒体也从未停止对黑手机的曝光和监督,但各大手机厂商叫苦不迭的现象却从未停止过;相比于波导等国内知名品牌的巨额亏损,黑手机却有愈挫愈勇之势,去年国内销量突破6000万部,逼近正规企业的全球销售总量,而每一部黑手机的利润超过200%导致国家税收全年损失上百亿,另一方面,假冒手机电池爆炸伤人事件有增无减,而引起的矛头指向总是对准了手机正规军,“黑色诱惑”不仅从经济上引诱了更多的人投身黑手机产业,同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蒙蔽了消费者的眼睛,更是悄悄地迫使“责任”二字与正规厂商貌合神离。
  畅销根源:“需求=供给”
  黑手机的猖獗,逼得各大一线手机品牌借助舆论联合政府共同扛起声讨大旗,更有甚者发出言论,声称“黑手机(寨机)即是王道”。
阅读全文        网页快照
相关连接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