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栏 |
《3see手机行业竞争资讯》 |
《3see汽车行业竞争资讯》 |
《3see彩电行业竞争资讯》 |
《3see SP 行业竞争资讯》 |
《3see管理周刊·经理修炼》 |
《3see管理周刊·企业变革》 |
车企规划“变脸” 汽车生产许可证壳资源仍吃香
发布时间:2008-02-29
来源网站:chinanews 来源媒体:上海证券报
点击次数:
【文章简介】
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中国汽车业步入了令世界羡慕的黄金期。但并非人人都能享受这顿盛宴!
曾经榜上有名的中国整车生产企业,如今几乎每一个细类都面目全非。昔日的王者,今日无踪影者都也不在少数。
上世纪90年代,国家规划了“三大、三小、两微、四轻、二中、三重”的汽车分工框架。具体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神龙作为“三大”轿车基地;北京切诺基、广州标致、天津夏利作为“三小”的轿车基地;长安奥拓、贵州云雀作为“两微”的轿车企业;南京依维柯、西南五十铃、北京轻汽、吉林一汽作为“四轻”的生产基地;一汽集团和东风集团的“二中”项目;济南斯太尔、包头奔驰、襄樊日产的“三重”项目。
曾经榜上有名的中国整车生产企业,如今几乎每一个细类都面目全非。昔日的王者,今日无踪影者都也不在少数。
上世纪90年代,国家规划了“三大、三小、两微、四轻、二中、三重”的汽车分工框架。具体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神龙作为“三大”轿车基地;北京切诺基、广州标致、天津夏利作为“三小”的轿车基地;长安奥拓、贵州云雀作为“两微”的轿车企业;南京依维柯、西南五十铃、北京轻汽、吉林一汽作为“四轻”的生产基地;一汽集团和东风集团的“二中”项目;济南斯太尔、包头奔驰、襄樊日产的“三重”项目。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