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栏 |
《3see手机行业竞争资讯》 |
《3see汽车行业竞争资讯》 |
《3see彩电行业竞争资讯》 |
《3see SP 行业竞争资讯》 |
《3see管理周刊·经理修炼》 |
《3see管理周刊·企业变革》 |
中国家电企业:单腿跑的要小心多脚巨兽
发布时间:2008-01-21
来源网站:ea3w 来源媒体:慧聪网家电行业频道
点击次数:
【文章简介】
大家一定还记得从2004年开始中国家电制造业就陆续上演的各种并购大案,从美的并购荣事达到海信鲸吞科龙,再到长虹入主美菱,从冰洗行业开始,白电拉开了家电整合的大幕,特别是2005年,海信和长虹的行动还让当时的家电业讨论过一阵“黑白配”的话题。从那之后,家电制造领域各种大小分合从未断过,直到2008年的最新消息,长虹稳坐华意大股东,美的明确收购小天鹅,今天看来当年的“黑白配”只不过是家电整合的冰山一角,现在的局面已经不是一线收购二线那么单纯,巨头的触角渐渐伸向上游,渐渐伸向单一领域的优势企业,连锁业在不停得圈地,而制造业则忙着将各种触手安插在自己身上,最终制造业的巨头会变成上下通吃的多脚巨兽,而还在单腿跑的,无论你多么优秀都有可能被变成巨兽们的一只触手。
90年代,中国家电名牌有二三十个之多,而发展到今天家电名牌已经锐减到十个左右,据《电器》报道,前不久北京某评估公司发布了第十三个年度报告,从13个年度报告中可见中国家电的发展历程,1994年的首份报告中尚可见23个家电品牌,而其中的中意、水仙、长岭、威力、长城、金星、西湖、牡丹、凯歌、飞跃等品牌在今天的市场上早已难觅踪影。从1997年开始,参与评估的家电品牌就迅速锐减为不足10家,长虹、TCL、康佳累计参加10年,只有海尔、美的、小天鹅连续13年均参加。消失的那些品牌中早已有人成了别人的附属,而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品牌评估中与海尔、美的属同等地位的小天鹅也即将成为美的的一只触手。品牌集中,企业并购,行业整合,这是市场规律使然,早在2005年,当家电并购潮风起云涌的时候,业内观察家罗清启就认为当下的家电业没有谁还在拿着一个产品标签摇晃叫卖。
中国家电企业的旧有思路是靠规模经济,不,就算是现在,靠规模取胜仍然是国内不少企业顶礼膜拜的真理。特别是在产品利润薄如刀片的今天,不少企业更是认为只有规模上去才能保证存活的机会。但是纵观当今世界家电产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又有谁不是家大业大的巨兽,规模已经成为基础中的基础,是打开国际市场的敲门砖,连小家电如电水壶二线品牌吹自己的时候都会说:“我的电水壶产量是全行业第一”,如果只有规模,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里倒很容易被吊死在一棵树上。
90年代,中国家电名牌有二三十个之多,而发展到今天家电名牌已经锐减到十个左右,据《电器》报道,前不久北京某评估公司发布了第十三个年度报告,从13个年度报告中可见中国家电的发展历程,1994年的首份报告中尚可见23个家电品牌,而其中的中意、水仙、长岭、威力、长城、金星、西湖、牡丹、凯歌、飞跃等品牌在今天的市场上早已难觅踪影。从1997年开始,参与评估的家电品牌就迅速锐减为不足10家,长虹、TCL、康佳累计参加10年,只有海尔、美的、小天鹅连续13年均参加。消失的那些品牌中早已有人成了别人的附属,而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品牌评估中与海尔、美的属同等地位的小天鹅也即将成为美的的一只触手。品牌集中,企业并购,行业整合,这是市场规律使然,早在2005年,当家电并购潮风起云涌的时候,业内观察家罗清启就认为当下的家电业没有谁还在拿着一个产品标签摇晃叫卖。
中国家电企业的旧有思路是靠规模经济,不,就算是现在,靠规模取胜仍然是国内不少企业顶礼膜拜的真理。特别是在产品利润薄如刀片的今天,不少企业更是认为只有规模上去才能保证存活的机会。但是纵观当今世界家电产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又有谁不是家大业大的巨兽,规模已经成为基础中的基础,是打开国际市场的敲门砖,连小家电如电水壶二线品牌吹自己的时候都会说:“我的电水壶产量是全行业第一”,如果只有规模,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里倒很容易被吊死在一棵树上。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