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数据中心 邮箱/论坛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定性研究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电子行业低价价喇叭造牌模式已终结
发布时间:2007-06-28   来源网站:cheaa   来源媒体:经济参考报    点击次数:
【文章简介】
  日前,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发布了第四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数据显示,中国家电品牌价值整体增长缓慢,而长虹品牌价值却由去年的437.55亿元激增至583.25亿元,增幅高达33.3%,同时实现了连续三年 20% 以上的年均增长率,这一数据大大超出了整个行业的品牌价值增长速率,创造了历年以来中国品牌最高增长纪录。
  笔者认为,长虹的品牌发展路径有着极强的昭示意义,因为目前中国家电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产品过剩、技术更新速度变快、需求更为细化复杂、产业的国际化竞争更为残酷。怎样应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成为中国家电业共同的产业课题。而品牌则成为中国家电业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长虹品牌发展模式告诉我们,真正的品牌塑造应该是产业结构影响力的自然外溢,而不是“低价+喇叭”的造牌模式。
  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品牌价值缓慢增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产业现实,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制造业近年来企业经营行为的客观沉淀造成的。在经历了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后,中国制造业形成了以规模和低价为主导的产业模式和“低价+喇叭”式的品牌塑造模式,这种机遇型的制造模糊了中国制造业从上游、中游到下游垂直产业链的行为,造成了一种时代性的品牌发展假象,这种缺乏抗震性的单一的表面竞争力,为中国制造业在新的产业发展阶段的集体性衰退埋下伏笔,大多数企业品牌价值增长缓慢正是这一现状的自然反映。
阅读全文        网页快照
相关连接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