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栏 |
《3see手机行业竞争资讯》 |
《3see汽车行业竞争资讯》 |
《3see彩电行业竞争资讯》 |
《3see SP 行业竞争资讯》 |
《3see管理周刊·经理修炼》 |
《3see管理周刊·企业变革》 |
电子行业低价价喇叭造牌模式已终结
发布时间:2007-06-28
来源网站:cheaa 来源媒体:经济参考报
点击次数:
【文章简介】
日前,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发布了第四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数据显示,中国家电品牌价值整体增长缓慢,而长虹品牌价值却由去年的437.55亿元激增至583.25亿元,增幅高达33.3%,同时实现了连续三年 20% 以上的年均增长率,这一数据大大超出了整个行业的品牌价值增长速率,创造了历年以来中国品牌最高增长纪录。
笔者认为,长虹的品牌发展路径有着极强的昭示意义,因为目前中国家电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产品过剩、技术更新速度变快、需求更为细化复杂、产业的国际化竞争更为残酷。怎样应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成为中国家电业共同的产业课题。而品牌则成为中国家电业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长虹品牌发展模式告诉我们,真正的品牌塑造应该是产业结构影响力的自然外溢,而不是“低价+喇叭”的造牌模式。
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品牌价值缓慢增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产业现实,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制造业近年来企业经营行为的客观沉淀造成的。在经历了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后,中国制造业形成了以规模和低价为主导的产业模式和“低价+喇叭”式的品牌塑造模式,这种机遇型的制造模糊了中国制造业从上游、中游到下游垂直产业链的行为,造成了一种时代性的品牌发展假象,这种缺乏抗震性的单一的表面竞争力,为中国制造业在新的产业发展阶段的集体性衰退埋下伏笔,大多数企业品牌价值增长缓慢正是这一现状的自然反映。
笔者认为,长虹的品牌发展路径有着极强的昭示意义,因为目前中国家电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产品过剩、技术更新速度变快、需求更为细化复杂、产业的国际化竞争更为残酷。怎样应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成为中国家电业共同的产业课题。而品牌则成为中国家电业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长虹品牌发展模式告诉我们,真正的品牌塑造应该是产业结构影响力的自然外溢,而不是“低价+喇叭”的造牌模式。
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品牌价值缓慢增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产业现实,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制造业近年来企业经营行为的客观沉淀造成的。在经历了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后,中国制造业形成了以规模和低价为主导的产业模式和“低价+喇叭”式的品牌塑造模式,这种机遇型的制造模糊了中国制造业从上游、中游到下游垂直产业链的行为,造成了一种时代性的品牌发展假象,这种缺乏抗震性的单一的表面竞争力,为中国制造业在新的产业发展阶段的集体性衰退埋下伏笔,大多数企业品牌价值增长缓慢正是这一现状的自然反映。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