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经济 > 正文
- 中企加快收购海外资源企业 国外忧资源安全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03日 14:51
- 中国企业加快收购资源型企业 外媒担忧影响本国原材料供给安全
中石油近日表示,将斥资19亿加元(17亿美元)收购加拿大两处规划油砂项目的60%股权。这是中国投资海外商品和能源领域的又一个大手笔。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加快了在金属、石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领域的海外收购行动,西方媒体称之为“中国趁经济危机正有计划地建立原材料战略储备”,他们担心,这将影响其国内的原材料供给安全,并且最终会对大宗商品价格有重大的负面影响。
俄罗斯《生意人报》8月26日的文章指出,2009年上半年世界能源市场上的并购数量低于去年同期,2009年第一季度并购数量比2008年同期几乎少一半,分别为46个和86个,在第二季度为83个和126个。其中大并购案的参与者几乎都是中国的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
文章指出,中国在海外大量并购原料资产不仅仅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和想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体,而且还由于石油的国内需求不断增长。俄罗斯“资本”公司分析师瓦列里·克留科夫表示,在危机时期,中国成为能源资产并购市场最积极的参与者,这是因为中国想使自己的投资和石油来源多元化。他还指出,在危机下购买实业资产特别重要,这些资产既能保值,又能巩固国家长远的能源安全,而且由于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资产的价格大幅下跌,中国成功地利用了这一点。
德国《商报》的文章反映,德国工业界已经开始担忧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采购活动会引起原材料紧缺,并威胁到“上千个工作岗位”。文章还指出,目前,关心安全的原材料供给这一话题的不仅仅是德国企业。明年春天,欧盟也将确定自己的战略。现在它已经在起草草案,12月就将提交。欧盟委员会的一个工作组建议,确定一份“重要金属”名单,以便让欧盟国家特别注意采购这些金属。
还有媒体指出,中国主动寻找原材料长期供应的举动,最终会对商品价格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理由是,我们正处于经济周期中商品供应过剩的阶段。中国已累积起庞大的原材料储备,去年也与供应商签订了供应协议,商品市场价格的强势并不能维持很长时间,商品价格迟早会回到边际生产成本的水平。事实上,中国对原材料的投资,最终会令商品供应增加,对市场并非利好。
法国《论坛报》则对中国目前海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称,中国人将为这一国际化付出很多,先是高价收购,然后还要为收购企业付出不可忽视的代价。文章还以TCL公司收购汤姆森电视机公司、上汽集团收购双龙以及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例子说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必须具备让外国实体与自己充分合并的能力,同时必须具有超越人员管理和工作方式等差异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