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食品 > 正文
- 洋奶粉一年涨价70%消费者认为“不厚道”
-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日期:2009年08月27日 17:20
- 自7月中旬惠氏奶粉率先宣布涨价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洋奶粉纷纷跟进,洋奶粉涨价之风席卷市场。但海关数据则显示,奶粉的原材料一直在降价,而进口奶粉的价格则比去年同期上涨了70.3%。在这种情况下酝酿涨价,不少深圳市民认为“不厚道”。
洋奶粉涨价国产奶粉跟风
7月中旬,惠氏下属的7个品牌奶粉价格都有所提高,其中价格涨幅最高的超过10%。惠氏方面表示,惠氏奶粉销量最大的0-12个月产品不在提价范围内,全国范围的零售终端价格调整已于8月初全部完成。
由此,一股进口奶粉涨价之风迅速刮来。记者日前从沃尔玛等超市了解到,雅培盒装3阶段奶粉换了新包装后涨幅近20%,雅培相关负责人称其“产品升级”。此后,多美滋、伊利等品牌的奶粉也有不同程度的提价,伊利奶粉促销员表示,其成人奶粉已率先涨价10元,“婴儿奶粉听说也快涨了,具体涨多少、何时涨还没接到厂家通知,但涨价是迟早的事。”
家长偏爱进口奶粉
在燕南路沃尔玛超市的奶粉专柜前,“进口奶粉的门槛高,质量更有保证。”促销人员说,与国产奶粉相比,家长更倾向于进口奶粉。“奶粉涨价,但宝宝不能断奶啊!”住在红荔村的张女士说,她的孩子1周半,一直喝惠氏奶粉。“当初选奶粉是经过全家人多番商量,都觉得买进口的更放心。”张女士表示,虽然奶粉提价后每月多花好几百,但是她肯定不会轻易换的。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正在购买奶粉的几位深圳市民,他们中绝大部分人认为“洋奶粉的可靠性好”。其中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就再也不敢喝国产奶粉了,现在喝的洋奶粉口味也比较好。”当记者问及若洋奶粉价格变动会不会影响其选择时,她表示即使进口奶粉价格上涨,也还是会继续喝下去。
一年涨价70%遭质疑
记者近日从深圳海关了解到,今年前7个月,经深圳口岸进出口的乳制品成倍增长,美国超越澳大利亚成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据海关统计,今年1-7月,深圳口岸进口乳制品3267吨,价值370.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倍和1.2倍;同期,深圳口岸出口乳制品8715吨,价值588.7万美元,分别增长6%和17.8%。统计显示,乳制品自美国进口大幅飙升,1-7月深圳口岸自美国进口乳制品2026吨,增长18.1倍,占同期口岸乳制品进口总量的62%,超越澳大利亚成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口岸7月份进口乳制品平均价格为每吨3032.8美元,比去年同期猛增70.3%,环比激增3.6倍。
此次进口奶粉多借“成本上涨”、“升级配方”等理由上调价格,但海关数据显示,由于国际牛奶增产,国际原料奶粉价格持续走低,正处在三年来的最低点。今年上半年广东进口奶粉总值767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6.4%;进口均价却为2347美元/吨,下降54.9%。
对此,不少深圳市民质疑,所谓“原材料涨价”一说有悖事实,洋奶粉此举有“趁火打劫”之嫌。市民李先生表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国内消费者对洋奶粉趋之若鹜,国内奶粉高端市场基本被洋品牌垄断。
洋奶粉定价权越来越强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奶粉主要原料进口基粉价格为每吨两万元,比去年同期降了一半,其他原材料乳清粉、营养素等也没有涨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洋奶粉”逆市涨价,显示出“洋奶粉”在我国奶粉市场有了越来越强的定价权。
对于国际原料奶粉价格在持续走低而市场零售价格却在上涨的现象,该业内人士则认为,企业销售价格下跌必然引起奶农销售奶源价格的降低,最终受害的还是奶农。所以价格上涨也是奶农所期待的。他表示,进口奶粉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产奶粉,相较之下国产奶粉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他还透露,前段时间国家农业部等部门出台控制“洋奶粉”市场准入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洋奶粉”提出涨价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