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调研公司
  • 行业培训
  • 行业情报
  • 付费报告
  • 免费报告
  • 调研文库
  • 求职招聘
  • 执行峰会
  • 3see论坛
  • 行业报告全国最低价格热卖中
  • 查调研行业职位速上3see招聘
  • 最专最火的市场调研行业论坛
  • SPSS培训、企业内训常年招生
  • 行业情报首页
  • 经济
  • 房地产
  • 金融
  • 通信
  • 互联网
  • 汽车
  • 能源
  • 食品
  • 家电
  • 日化
  • 医药
  • 其它
    • 行业情报 > 汽车 > 正文
    • 车市缺货真相调查:产能调整难以“随行就市”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日期:2009年08月12日 17:17

    •   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之下,车市从2009年初开始出现戏剧性的反转。虽然已经进入七八月份传统淡季,但是面对强大的市场需求,“缺货”“增产”仍然成为眼下车市的主题词。部分汽车厂商虽已开足马力加班加点造车,却仍供不应求,这也直接引发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张“冲动”。与此同时,一些汽车厂商由于购车等待周期较长,部分客户不得不放弃购车计划或转向购买别的品牌车型,从而导致车企销量的减少及利润的流失。


        【现象】

        产能掣肘 大部分车企缺货

        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汽车产量为111.96万辆,同比增长52.15%;销量为108.56万辆,同比增长63.57%。

        然而在车市旺销的背后,却是大部分车企缺货的现实。

        被称为中国车市晴雨表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经理郭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亚市的销售状况来看,目前大部分车企都存在货源紧张的问题,缺货最严重的车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今年上市的新车,另一类是1.6L的高配车型。前者缺货主要是因为厂家产能调整还未到位,后者则是受制于进口零部件的供货周期。

        由于对今年车市的误判,一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售16.6万辆,同比下滑9.38%,勉强维持全国乘用车企业销量第十的位置。由于产能的局限,一汽丰田主流车型依然无法及时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货源的确比较紧张,RAV4缺货问题最为突出,消费者购车需要等待一个月左右”,北京华通丰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大客户担当张晓鹏告诉记者,“其他车型如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的订单也都排满了。”

        位居上半年汽车销量前列的一汽大众同样货源紧俏。“目前货源不太充足,购买速腾、宝来等车型需要排队半个月左右,即使加价也提不到现车。”北京一汽大众友联威科4S店徐经理对记者表示。

        与合资品牌缺货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经销商库存却相对充裕,消费者基本上当日就可以提到现车。

        在奇瑞北京富泽天瑞4S店,记者看到展厅内外摆满了奇瑞的各种车型,店内销售人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除了个别生僻的颜色,基本上所有型号和配置的车型目前都有现车,即使没有,现在订货的话,最迟月底也可以提到现车。

        尽管市场缺货是主要现象,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仍有部分企业凭借充足的产能和灵活的配套供应商机制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实现了同比增长176%,成为增速最快的企业。北京比亚迪北方华鹏销售服务店市场部朱颖告诉记者,该店基本上可以为购车者提供现车,不存在排队提车的状况。

        【原因】

        零部件供应不足 产能调整难以“随行就市”

        在调查中,业内专家一致认为,2008年下半年的“严冬行情”让不少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对今年预期比较悲观是此轮车市缺货的主要原因。

        汽车行业专家贾新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去年市场深度下滑,让部分厂商在年初签订零部件供应合同时降低了零部件采购量,这使得部分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海外进口的车型在增加产能时遭遇备件供应不足的尴尬。且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外许多零部件供应商都采取了减产甚至停产措施,这都直接影响到了汽车市场的产品供应量。

        “缺货主要是因为产能已经到极限了,同时供应商配套企业也无法及时满足生产需求”,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销售总部副总部长陈斌波表示,“由于缺货,上半年至少少卖了几万辆,只有新工厂投产才能彻底缓解缺货问题。”

        一汽丰田的相关人士也坦承,一汽丰田在年初时对市场预估相对谨慎,导致产能准备不足,是造成一汽丰田相关车型出现断货的原因之一。由于一汽丰田一直根据订单来安排零部件供应及生产情况,这使得其在面对超出预期的市场增长时,产品的供货周期会跟不上。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目前已进入车市传统淡季,许多汽车生产企业都会进行年度生产线检修和生产设备维护,这会在短期内影响车企的产量,加重车市的缺货现象。

        此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销商还表示,车市的缺货现象纵然有客观原因,但也与部分厂家的“饥饿营销”策略及经销商的资金不足有一定关系。

        由于缺货,汽车企业最不愿见到却又无法避免的便是因等待时间过长而造成的客户流失。

        据业内人士分析,10万元以下的车型作为目前市场上竞争最为激烈的车型,最容易因提车时间过长而导致客户流失。天津一汽相关人士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抱怨,由于旗下车型供不应求,很多客户转而投向了同价位的竞争车型,导致自己销量受到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放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RAV4的缺货现象确实导致了一部分订单的流失,因此“目前RAV4的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我们的最佳预期”。

        不过,在郭咏看来,缺货现象有弊也有利,因为这会在市场上造成一种类似于“饥饿营销”的效果,有利于维持商品较高的售价和利润率。

        【应对】

        加班加点 车企重启产能扩张

        积压的订单和长时间的缺货令许多汽车厂商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为此,企业纷纷“亡羊补牢”。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为比亚迪、华晨、哈飞、海马、东南、长丰等多家自主品牌企业提供发动机产品配套,今年车市的火爆也让这家企业迎来了生产的高峰。


        “目前我们企业的产能严重不足,车厂不断增加订单,我们即使加班加点也无法满足车厂的要求”,该公司采购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以比亚迪F3为例,原来一个月为这款产品生产1万多台发动机,今年3月份左右根据企业需要已经提高了2万多台。”

        广汽丰田总经理葛原彻日前在北京出席品牌开放体验日活动时告诉记者:“目前汉兰达的订单已经超过了20000辆,工厂正在调整生产,全年销售计划也在调高。”

        据广汽丰田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汉兰达新车是在广汽丰田第二生产线生产的,该生产线5月25日才开始投产,所以初期阶段汉兰达的产能比较紧张。但现在第二生产线的生产已经步入轨道,针对车市缺货现象,工人们的排班制度也从7月份开始,从之前的一班倒改为两班倒,目前汉兰达的订货周期正在逐步缩短。

        面对着持续缺货的中国市场,众多车企还纷纷迈出了产能扩张的步伐。

        据了解,一汽丰田从6月份开始每月产能提升至近40000辆;东风本田湖北武汉工厂于7月底开始进行扩产,扩产后工厂产能将由原来的16.5万辆提升至20万辆;长安自主轿车基地扩能7月份在重庆正式启动,长安汽车计划投资32亿元扩建生产线,把其自主轿车基地渝北汽车制造厂从目前的年产能16万辆扩充至40万辆;奥迪中国年产能10万辆的新生产线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东风日产的花都新厂建成后,产能将达到24万辆。此外,天津一汽、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也纷纷宣布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扩产计划。

        【隐忧】

        产能扩张或引发未来价格战

        面对车企纷纷扩产,业内人士指出,今年的扩产计划在两三年后会释放产能,届时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市场一旦变冷,风险会立即体现出来。产能过剩的最大风险就是引发价格战并趋于恶性化,进而吞噬企业盈利。

        “产能扩张就像一场赌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张欣说道,“企业都是在综合市场预期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做出新增产能决定的。但是鉴于未来的市场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所以不排除未来出现产能闲置和价格战的可能。”不过张欣也同时强调,由于大企业的市场经验丰富,对行业发展脉络的了解深入,出现风险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小企业就得格外小心。

        不过,对于产能是否会“过剩”这一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表现得非常乐观。他认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汽车产量为产能的85%是一个成熟汽车市场的正常状态。但是,鉴于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市场,产能和产量之间有个30%~35%的富裕也是非常正常的。根据以往经验,每次企业集体扩张时,所谓“产能过剩”的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

        【预测】

        产销矛盾“十一”前或能解决

        业内专家认为,基于对下半年市场的乐观判断,在各大整车厂商纷纷上调全年销量目标并进行产能调整之后,车市缺货现象有望在9月底之前得到解决。

        徐州润东实业集团市场营销经理陈晓冬向记者表示,为了赶上第四季度的销售旺季,在年底前完成冲量任务,许多厂家都把黄金周定为产能到位的最后期限。一汽丰田等许多厂家在采访中也表示,四季度的市场表现对厂家至关重要,因此会尽量加大四季度的供应量。

        “缺货现象对于新车冲量的影响不言而喻。”张欣认为,如果部分厂家在年底之前仍未能完成产能调整,那么将对新车形成“致命”的伤害,因为明年将会有更新款的车型投放到市场,消费者不会再有耐心去等待这款车的产销恢复正常。

    • 调研公司搜索
    • 公司名称
    • 公司介绍
    • 调研公司按地区快速检索
    • 北京|天津|河北|湖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
    • 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湖北
    • 内蒙古|河南|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重庆
    •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台湾|吉林|辽宁|香港
    • 澳门|黑龙江
    • 相关链接
    • ·宝马全球利润下滑 拼销量试走“亲民”路..
    • ·江淮汽车重组将按省汽车产业规划推进
    • ·汽车"以旧换新"选购穗产车或有额外补贴
    • ·通用预计今年在华销售140万辆 增幅30%
    • ·华晨汽车发布公告 预计上半年再度亏损
    • ·车辆购置税政策确定调整 双管齐下护航车..
    • ·起亚汽车工会员工表示将继续进行部分罢工
    • ·专家再次提高预测 今年汽车销量将超125..
    • ·车市火爆信贷宽松 汽车产能扩张大潮再起
    • ·比亚迪:高速增长的背后难掩品质窘境
  • 3see简介 |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企业客户
  • Copyright @ 1999-2009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