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调研公司
  • 行业培训
  • 行业情报
  • 付费报告
  • 免费报告
  • 调研文库
  • 求职招聘
  • 执行峰会
  • 3see论坛
  • 行业报告全国最低价格热卖中
  • 查调研行业职位速上3see招聘
  • 最专最火的市场调研行业论坛
  • SPSS培训、企业内训常年招生
  • 行业情报首页
  • 经济
  • 房地产
  • 金融
  • 通信
  • 互联网
  • 汽车
  • 能源
  • 食品
  • 家电
  • 日化
  • 医药
  • 其它
    • 行业情报 > 金融 > 正文
    • 外媒疑中国为保增长会压垮银行业 财政风险上升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17日 14:57

    •   近日,央行数据显示,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创出了近3个月以来的新高。

        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人民币新增贷款持续高位上升。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投放量达4.58万亿元,逼近去年全年4.91万亿元的总新增贷款额。

        “中国的银行正渐渐失控。”西方媒体不客气地指出由于中国信贷过快增长,可能引发各种意外,首当其冲的是银行业。庞大的刺激方案需要资金的支撑,银行的贷款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外媒称,中国公共债务可能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50%至70%,面对巨额债务,中国实际上是在打赌经济增长将使其能够解决债务增长的问题。但是,债务越高,赌注就越大。中国经济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

        国内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很多贷款都流到了股市、楼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未来将引发通胀,眼下的楼市虚高很容易在银行形成新一轮的呆坏账。

        贷款流向问题也引发了官方的注意。人民银行、银监会在日前联合召开的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进度,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澳大利亚人报》:除了会导致通胀和坏账之外,债务暴增不太可能为可持续增长提供基础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6月29日刊登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增长不明》的文章指出,中国新的信贷增长数字反映其最近经济表现的潜在不稳定性。正如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分析师王志浩(斯蒂芬·格林)所言,这是世界最有效的银根松动政策,使联邦储备银行及英格兰银行购买债券的行为相形见绌。

        他说:“尽管许多中国朋友焦急地询问我们关于美国印钞的事情,但是我们想知道这些担忧在中国国内是否可能未受到足够重视。”

        在经历第一季度的迅速增长之后,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命令银行减缓放贷,并确保贷款不被用于投机目的。该机构上周再次发出这一警告。然而,非常明显,这些钱正流向资产市场。

        上海股市升至12个月以来的最高点,今年已经上涨71%。房地产交易量出现飙升,商业投资———主要是与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相关的商业投资———正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

        信贷繁荣的部分活力涌入商品市场。《财经》杂志的经济分析师谢国忠说:“商品价格当前的暴涨正受到中国对投机性存货的需求驱动。”他认为,银行贷款非常便宜,导致商品分销商开始在当前和未来的价格差之间套利。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代价是财政风险上升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6日刊登了渣打银行中国区研究主管王志浩博士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代价》。

        文章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刺激方案规模比中国的4万亿元更大。尽管经济似乎正在复杂,不过现在支出的这些资金日后需要付出代价来偿还。

        中国今年前5个月的公共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与此同时,财政收入则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财政部很可能将不得不动用自己庞大的储蓄或发行债券来填补预算缺口。

        一些明显的债务常常被忽略了。中央政府为中国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债务提供担保,这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国家开发银行,仅此就耗费了去年GDP的约10%。

        此外,还有地方政府的债务。财政部的官员估计,2008年非正式债务可能超过4万亿元,即占去年GDP的16.5%。银行对基础设施公司的贷款占到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自去年底中国宣布了人民币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后,地方政府就一直在忙着想方设法地为所有想实施的项目融资。在税收收入较低的情况下,这个重担就落到了这些企业和它们贷款的银行身上。

        因此,地方政府的负债或许已经急剧膨胀。今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人民币7万亿元,其中约有2.5万亿元可能都流向了刺激计划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而政府只投资了人民币5600亿元。假设今年中国新增贷款10万亿元,银行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风险敞口可能会达到3万亿元至4万亿元。

        那么为什么银行还要借贷呢?一些可能看到了短期的利润。但在许多情况下,银行都会受到当地政府财政部门的“保证函”,实际上就是承诺这些贷款的偿还。如果这些项目有一半的贷款没有偿还,当地政府将承担5%的额外负债。如果一点也没有偿还,这个比例就上升至10%。明年将有更多的项目开工。

        英国《每日电讯报》:中国为确保经济增长大量发放贷款或将导致银行失控

        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29日刊登的题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中国的银行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的文章指出,中国政府要达到8%的增长目标,因此它含蓄地为银行大量发放贷款提供了担保。

        中国的银行正渐渐失控。中国经历了部分改革的经济无法吸收自去年12月以来发放的1万亿美元新贷款。

        钱流进了上海股票市场,或许被用来帮助破产的开发商维持生命。一段时间以来,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一直在警告中国的银行正陷入危险境地,但其最新报告比悲观者的猜测还要严重。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期也发出了警告。目前最优先考虑的是阻止贷款激增。银行应该仔细监督贷款审批和发放程序,确保贷款进入实体经济。

        可惜出口在“实体经济”中占了40%,这些出口主要流向了美国和欧洲。5月份中国的出口下降了26%。

    • 调研公司搜索
    • 公司名称
    • 公司介绍
    • 调研公司按地区快速检索
    • 北京|天津|河北|湖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
    • 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湖北
    • 内蒙古|河南|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重庆
    •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台湾|吉林|辽宁|香港
    • 澳门|黑龙江
    • 相关链接
    • ·6月中国28个城市房价上涨 下半年房价稳..
    • ·韩星参股投资 睿姿丽正式登陆中国
    • ·媒体分析:中国市场为何成豪华车“销售..
    • ·市场观察: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建厂尝试全..
    • ·用电量连续四个月正增长 山东经济回暖势..
    • ·第二季度乐观数据掩盖中国经济短板 信贷..
    • ·IMF指出日本经济依赖外需 敦促实施新刺..
    • ·统计局:"四个一"促中国经济向好运行 总..
    • ·三大需求对GDP贡献:消费为53.4% 投资为..
    • ·统计局:将按规定和程序查处GDP数据提前..
  • 3see简介 |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企业客户
  • Copyright @ 1999-2009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