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调研公司
  • 行业培训
  • 行业情报
  • 付费报告
  • 免费报告
  • 调研文库
  • 求职招聘
  • 执行峰会
  • 3see论坛
  • 行业报告全国最低价格热卖中
  • 查调研行业职位速上3see招聘
  • 最专最火的市场调研行业论坛
  • SPSS培训、企业内训常年招生
  • 行业情报首页
  • 经济
  • 房地产
  • 金融
  • 通信
  • 互联网
  • 汽车
  • 能源
  • 食品
  • 家电
  • 日化
  • 医药
  • 其它
    • 行业情报 > 经济 > 正文
    • 国家统计局解疑宏观经济:最困难时候已经过去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25日 12:00

    •   去年四季度以来,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初步遏制了增速下滑的势头,呈现出企稳向好的积极变化,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加。那么,该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走向?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日前对当前几个宏观经济问题作出了初步分析。

        基本断定经济见底回升

        问:有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见底回升,是这样吗?

        答:经济的周期波动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国际上通常用GDP和其他一些相关指标的波动判定经济运行所处的阶段,其中GDP是最综合最重要的判定依据。由于农业、服务业相对比较稳定,加之GDP核算仅有季度数据,因此,衡量经济周期变化在我国更要看工业生产及相关重要产品的变动情况。

        从 GDP运行走势看,去年上半年GDP增长10.4%,三季度增长9%,四季度增速下滑到6.8%,今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到6.1%。根据4、5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的表现及走势分析,二季度GDP预计可能接近8%,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从GDP季度同比情况看,此轮经济的底部应该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从有关部门初步测算的GDP季度环比情况看,去年三季度增长2%,四季度增长0.1%,今年一季度增长1.5%,二季度预计增长2%以上,由此判断,此轮经济的底部应该在去年四季度。

        从工业生产走势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去年6月份增长16%,此后逐月明显下滑,11、12月分别仅增长5.4%和5.7%,今年1-2月进一步减缓为3.8%。从今年3月份开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回升态势。5月份增速基本恢复到去年10月份水平。工业运行走势表明,此轮经济的底部应该在去年11、12月和今年1、2月份。

        从主要工业产品看,全国钢材日产量去年10月为全年最低水平,从12月份开始呈现波动上升的势头,今年5月份达到184.8万吨,为去年以来最高水平。全国日平均发电量从去年7月份高点直线回落。从今年3月份以后,开始有所回升,3、4、5三个月都超过90亿千瓦时,6月上旬已接近100亿千瓦时。

        总之,无论从GDP、工业生产增长情况,还是从钢材生产量、发电量等实物指标来看,如果不出现新的大的意外,基本可以断定,当前我国经济回落已经见底,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下阶段经济可望企稳向好。

        需求不足仍是客观存在

        问: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随着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需求不足矛盾有所缓解,但需求不足依然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在内需加快增长的情况下,为什么工业生产增速还处在较低的平台上,关键就是外需严重萎缩。从目前经济增速看,与正常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从设备利用率看,不少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目前的低生产能力利用率除说明部分行业能力过剩外,也反映了需求不足的客观存在。

        从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看,无论是CPI还是PPI,总体上同比继续下降,表明需求相对供给而言仍显不足。

        以上情况表明,需求不足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下阶段仍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平稳回升还有三大障碍

        问: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回升还存在哪些障碍呢?

        答:外需不足是主要矛盾。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尚未见底,总体上仍处在深度衰退之中,下阶段走势依然存在变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2日的分析报告,除石油消费外,当前全球人均GDP、消费、投资以及进出口、工业生产、就业和国际资本流动等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均超过1975年以来的历次经济衰退。潜在金融风险尚未充分暴露,不良资产规模巨大,信用卡贷款和房地产贷款违约率仍在继续攀升。总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由于世界经济的明显放慢,外需的大幅减弱,外需成为拖累经济放缓的最主要力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3年的1%上升到2005年以来的20%左右(其中,2005年为24.1%,2006年为19.3%,2007年为19.7%),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回落到9.2%,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变为-2.8%(去年一季度为6.9%),拉动经济-0.2个百分点。

        第二是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首先,生产能力过剩将直接导致部分企业开工不足,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跌,最终影响企业投资意愿,拖累相关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回升。其次,生产能力过剩,将加大部分行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加剧亏损企业亏损状况,导致企业总体效益低下。今年以来,企业实现利润降幅虽逐月有所缩小,但总体上仍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扩大生产的能力。

        第三是通货膨胀的预期有所抬头。尽管当前价格水平仍处在低位,但因货币信贷前期增加较多,国际国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明显上扬,社会公众对下阶段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有所增强,一旦价格上涨继续加快,不仅会增加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成本,而且也会压缩宏观调控的空间。从国际市场看,主要股指、石油、有色金属等初级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引发各方面对可能出现的通胀担忧。一旦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过快,可能将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从国内市场看,资源类、资产类价格可能进一步攀升。

    • 调研公司搜索
    • 公司名称
    • 公司介绍
    • 调研公司按地区快速检索
    • 北京|天津|河北|湖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
    • 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湖北
    • 内蒙古|河南|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重庆
    •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台湾|吉林|辽宁|香港
    • 澳门|黑龙江
    • 相关链接
    • ·财政收入保8%任务艰巨 关键看下半年经济..
    • ·银监会副主席:不应期待并购贷款出现爆..
    • ·投资机构:半年报预喜股将成市场新兴奋点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全球失业率预计继..
    • ·郎咸平:四大泡沫冲击2009中国经济
    • ·商务部:中方有关原材料出口政策符合WT..
    • ·欧美诉讼华限制焦炭等出口 中国称符合世..
    • ·IPO重启四大悬念待解 或推动股指继续走高
    • ·内资超市启动大店战略争客源 粗放管理成..
    • ·经济人士谈巴菲特午餐问题:如何看待财..
  • 3see简介 |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企业客户
  • Copyright @ 1999-2009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