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能源 > 正文
- 智能电网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定价机制面临巨变
- 来源:东方早报 发布日期:2009年06月16日 11:40
- 在奥巴马欲以能源革命将美国重推全球经济顶端之际,智能电网概念也在中国风生水起。定义之争、标准之辩、什么路径、如何选择等问题,一时难以厘清。
6月10日2009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研讨会,6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能电网研讨会,5月21日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近日有关智能电网的会议密集举行。
早报记者近日获悉,我国目前正在规划2030年电网路线图,智能电网将在未来唱主角。
概念之争
智能电网,即Smart Grid,原意为智能网格或智能网。
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名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明确表示,政府未来将加大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特高压技术发展步伐,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
“我们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也在当天的会议上公开宣布。国家电网公司已确立有关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这是智能电网概念在中国引爆的近半年来,决策层在此问题上首次公开作出表态。
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近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对智能电网做出的定义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在中国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化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智能电网具有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优化等特征。”
事实上,在此前有关智能电网的讨论中,有的专家则倾向于采用“互动电网”这一概念。
中科院首席能源专家武建东就认为,“互动电网已经不是狭义‘智能电网’的概念,狭义的电网信息化升级概念,是对传统电网部分或特定系统的提升和改造。目前流行的智能电网的概念无法界定下一代全球电网的基本模式,也难以概括中国电网现代化的核心体系。”因此,他提出,“从我国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把互动电网称为互动电力网络,简称为互动电网(Interactive Smart Grid),智能电网的含义已涵盖其中。”
胡学浩也提出,“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我认为它可能涵盖不了未来电网新技术发展的全部。因此,若采用‘下一代电网新技术’的提法,也许能更充分全面地包括未来电网发展的全部新技术。”
“家庭用电的电价会根据一天中不同时段来自动定价,比如傍晚用电高峰期,电价自动上扬,白天用电低谷时电价自动下调;不必为停电而担心,因为智能电网的自愈功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自动恢复;用户在电能富裕时,还可把电卖出去……”
这是智能电网应用在生活中形象的描述。
“有插座的地方就有能源,有插座的地方就有信息互动。消费者既可以是电力客户,也可能成为风能、太阳能、氢电池、生物沼气灯小型电力供应商。如同手机话费计量一般,携带芯片的充电装置将在公共插座上实现买电或售电的交易行为,携带芯片的家电和其他电力用户设施将实现遥控管理。”武建东说。
无论采用何种表述方式,发展“智能电网”正朝国家战略层面上升。
特高压之辩
刚刚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特高压输电技术的自主化水平。国家电网公司研究室主任葛正翔10日表示,“中国的智能电网首先是一个坚强的电网,其中,具有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功效的特高压电网技术,将成为核心环节。”
我国一直鼓励并支持特高压技术。采用特高压输电一方面可以减少在输电过程中的损失,还能降低导线成本,也有利于消纳用电负荷。
由我国自行设计的首条特高压输电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工程,已安全运行超过百日,这意味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获得成功。
到“十二五”初期,国家电网将建成“两纵两横”特高压骨干电网。国家在特高压输电方面的投入将超6000亿元,远超两年前规划的额度。
与中国大力发展特高压输电的方向相悖,为分散风险,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建设分布式电网,美国、俄罗斯甚至放弃发展特高压电网。
武建东认为,互动电网应该超越特高压,成为中国电力发展的首要目标并确定与此相关的战略投资计划。“我国电网发展目标应从电网输送方式的变革调整为电网的效率革命,即互动电网变革。”武建东说,“这将意味着我国电网的发展战略需要大规模调整。”
胡学浩则表示,“基于我国能源远离负荷中心的实际情况,当前电网的开发重点在输电网。”也就是说,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当务之急,特高压是迫不得已的过渡。
葛正翔认为,中国在特高压领域的成功实践,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确定的未来
在5月的特高压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智能电网的三步走: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那么,等待智能电网的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吗?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齐智平表示,发展智能电网,现有的管理体制、价格机制、定价方式都要发生改变,电力网、通信网等利益集团要进行融合,中国发展智能电网面临很多挑战:智能电网是涉及电力系统整体的变革,需要各行业机构协同以及资金、政策支持。
胡学浩告诉早报记者,我国信息化水平已初步达到建设智能电网要求;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技术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数字化变电站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实际;双向信息交互与互动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这些都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基本条件。
但他并没有看轻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难度,“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逐步进行,期间会有变化,有些技术要试点后推广,切忌盲目投入。”
有消息称,智能电网规划有望7月出台,胡学浩对此进行了否认。胡学浩甚至认为,2020年实现智能电网的目标,也有一定难度。
“产品标准就将是一个关键而有争议的问题”,胡学浩说,“智能电网涉及许多电气产品和技术、供应商的利益,不同产品供应商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选用某种产品有时往往会决定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走势。”
武建东预计,如果2009年就启动国家互动电网的改造,每年有可能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左右。如由各地电力、通讯和军队通讯兵联合施工,3到5年内我国主要城镇可初步实现电网的互动化运行并占领全球能源变革的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