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能源 > 正文
- GDP、能源数据“三岔口”愈演愈烈
- 来源:财经网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27日 14:44
- 针对国际能源署对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打架”的质疑,国家统计局再次作出回应。
5月14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石油市场报告。文中指出,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1%,这一数据与中国当季石油需求下降3.5%的情况不符,与异常疲软的电力需求也不相吻合。《华尔街日报》等海外媒体报道了国际能源署的这一质疑。
对此,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5月25日作出回应:“原文的观点缺乏论据,而且,有些观点还是引用民间咨询机构的结论。”
针对国际能源署指出的一季度GDP增长与石油需求下降不符的质疑,国家统计局上述负责人认为,“这样对比是不科学的,拿经济总体增速与部分能源消耗增速的数据进行对比,犯了总体与部分对比的错误。”
国家统计局的论据是,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同期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0%,与经济增长同方向变化,“不存在不吻合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认为,一季度行业增长差异也是GDP与用电量增速背离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主要高耗能行业生产及用电量增长放缓,而用电相对较少的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一季度,用电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左右的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2.5个百分点,低于工业增加值5.1%的增幅。同期,六大高能耗行业用电量增幅从去年同期的13.2%降至-3.7%,降幅超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降幅1.1个百分点。
用电量相对较少的信息化学品制造、通信交换设备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增速均超过10%。
国家统计局认为,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尽管经济正增长,用(发)电量负增长,但两者回升与回落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的分析支持了国家统计局的观点。汪涛认为,当工业生产大幅波动且各行业冷暖不一时,通过用电量来考察经济整体运行情况不一定可靠,“2009年疲弱的用电量与相对较强的工业增长及GDP增长将同时并存。”
考虑传导时滞,汪涛预计,用电量的复苏会滞后于金属和原材料需求的复苏,会在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投资开足马力、住房建设开始增长时才出现。
然而,在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看来,高能耗企业暴跌拉低用电量增速的观点未必能站得住脚。他对能源密集型行业与非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作了比较,发现两类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走势并没有明显差异,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基本同步大幅下滑。
毋庸置疑的是,2009年,中国能源需求增速明显回落将成事实。国家能源局5月25日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预测,今年石油表观消费量和原油表观消费量分别同比增长3.8%和3.9%,增幅较2008年的6.5%和5.1%均明显回落。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行业分析师张金涛5月22日发布的报告预计,二季度成品油消费将回升。因为受益于振兴汽车产业政策,汽油消费将稳定增长;同时,随着投资扩大,工程建设以及工农业生产用油将增加,柴油消费也将逐步恢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邓郁松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工业制成品占95%以上的出口大幅负增长,以及高能耗行业大幅回落,都会对能源需求产生影响。一季度,能源表观消费量(产量加净进口量,不扣减其他损耗和仓储)降幅较大的主要是柴油消费,这是对工业经济活动正在收缩“比较正常的反应”。一季度柴油消费量下降14.2%。
对于GDP正增长而全社会用电量负增长的“不一致”现象,国家统计局认为,原因之一是,一季度产业结构变化较大。用电量相对较少的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同比增长7.4%,超过第二产业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升至44.3%,超过第二产业中工业占GDP的比例。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46.0%降至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