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经济 > 正文
- 专家解读4月经济数据:宏观经济回暖有待继续确认
-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12日 11:33
-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4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不出此前多家机构所料,两大经济数据再次双双“告负”。这是自今年2月份以来,CPI、PPI同比增幅连续第三个月负增长。尽管4月PPI比3月跌幅有所扩大,但多项经济指标已预示着宏观经济出现回暖的信号,不过回暖信号仍需要继续确认。
-发布之CPI
同比降1.5%环比降0.2%
数据:4月份,CPI总水平同比下降1.5%。其中,城市下降1.7%,农村下降1.0%;食品价格下降1.3%(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8.6%),非食品价格下降1.5%;消费品价格下降1.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4%。从月环比看,CPI总水平比3月份下降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8%。
1-4月累计,CPI总水平同比下降0.8%。
>>解读
翘尾和季节性因素所致
东方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高义:4月物价下行,除固有的翘尾因素仍然是主要原因外,季节性因素影响下的物价环比下降也是重要原因,而造成物价环比下行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了0.8%,猪肉价格的大幅回落又是造成食品价格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猪肉价格正在接近底部,未来可能出现反弹。从四川泸州仔猪批发市场价格来看,毛猪、猪肉、仔猪的大宗价格已经回到2007年4月的水平,这正是上一轮通货膨胀快速显现的起点。由于粮食价格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猪粮价格比例继续下降,目前已接近6:1的警戒线。若进一步下降,可能引发养殖户过度宰杀母猪,进而引发未来猪价上行的压力。
三大因素造成肉价下跌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目前猪肉价格大幅回落主要由三大因素造成。
首先,2007年4月通货膨胀开始后,由于需求发生了变化,猪肉价格一路攀升,使得许多猪农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市场供给增加。许多其他行业的人员包括一些房地产商也纷纷开始养猪,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猪肉供给大于需求,直接导致了价格的下跌。其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消费者的猪肉消费量有所减少,也直接影响到了猪肉的市场价格。此外,甲型H1N1流感的“突袭”让许多消费者感到恐慌,减少了猪肉的食用,进一步影响了猪肉的供求关系,导致猪肉价格暴跌。从目前情况来看,五六月份猪肉价格都不会出现明显的好转。
>>影响
未能提振A股两市尾盘跳水
尽管4月份CPI和PPI数据再度双双“告负”,不过由于此前市场对这一结果已有充分预期,因此A股未能得到有效提振。
昨天沪深股指再现尾盘“跳水”行情,上证综指临近收盘时突现快速下跌,击穿2600点后以全天最低点2579.75点报收,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75%。深市当天走势明显较弱,深成指跌破万点大关后,以9868.79点报收,跌幅达到3.09%。
CPI本身对A股影响已变小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董先安:虽然4月份CPI、PPI同比增幅继续为负,但从环比趋势看,物价已经结束深幅下滑,进入平稳阶段,CPI本身对A股市场的影响已经变小。2008年四季度以来,央行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调控得力,目前通缩风险已然消散,预期CPI的负增长将在二季度结束。
正是因为物价指数企稳,市场将不再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物价指数的波动上,A股市场由此受到的冲击与影响也将大大减少。预期明年宏观经济将进入高增长、温和通胀通道,有利于A股市场。
>>走势
近期将继续回落未来有上涨压力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由于近期食品和非食品价格仍处下降通道,因此短期内物价仍会保持下降趋势。上半年物价负增长仍会持续,但随着CPI翘尾因素逐步减弱以及下半年国内需求的逐步回升,物价降幅将趋缓。
虽然近期物价仍将下行,而且年内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极小,但对未来国内通货膨胀再次抬头的担心正逐步上升,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全球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上升;二是因为近期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已经出现“猪贱伤农”,这将导致我国物价的“猪周期”再次出现。
在经济数据没有根本性好转之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应该保持。在近期流动性比较充裕的背景下,央行不宜再将利率水平调得太低,以免将来通胀预期再起之时加息步伐恐难及时跟上。
-发布之PPI
同比下降6.6%
数据: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9.6%。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8.1%。其中,采掘工业下降21.5%,原料工业下降10.3%,加工工业下降5.4%。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7%。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2.7%,衣着类价格下降0.1%,一般日用品类价格下降0.4%,耐用消费品类下降2.7%。
1-4月份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
PPI继续下探但好于预期
>>解读
东方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冯玉明: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6%。此前我预期4月PPI下降7.0%,但本月物价降幅好于预期,也好于市场的普遍预期(市场预期为-6.8%)。
本月PPI环比可能出现了一定的回升,这从商务部每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也可以看出一定端倪,该月总体价格指数平均为138.4,高于3月平均137.85,其中黑色金属、建材产品先跌后涨,目前有所企稳;有色金属、化工、橡胶先涨后跌,而总体价格指数相对3月有轻微的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4月钢价出现企稳回升,预示宏观经济在转暖,持续性仍需观察。近期宏观经济持续回暖,钢价回升是一个重要的微观指标,但由于产能过剩的影响,未来钢价反弹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
供需不平衡还将继续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张永军:PPI大幅下降主要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在国内外经济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市场需求减弱,然而供给并未马上调整适应,由此造成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另外,此番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大幅下降也挤出了前期的价格泡沫。
在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之前,大宗商品的价格由于部分炒作因素而大幅被抬高,此次价格下降将其中的价格泡沫挤出。
由于翘尾因素和供需不平衡还将继续,因此预计PPI降幅将会进一步扩大,大约10月份前后可能见底。
工业企业存货压力较大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黄祥斌:这两组数据中,CPI与预期基本一致,PPI的下降幅度略大。从PPI的分类来看,生产资料降幅较大,达到了8.1%,生活资料降幅较小,为1.7%,这说明经济危机后,工业企业面临的存货压力仍然较大,库存的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9月份PPI的降幅会有所减少。
>>走势
PPI低点三季度出现
国金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王晓辉:翘尾因素导致PPI同比回落7.5%,而新涨价因素导致PPI同比增速回升至6.6%,这意味着环比增速已上升至1%左右。这符合机构之前的判断,即在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影响下,PPI环比增速将逐渐回升。
长远看,由于5月份同比基数会出现一个暂时的降低,同时PPI环比增速可能继续回升,从而导致PPI同比增速出现回升;但之后在同比基数再度急剧上升的影响下,PPI同比可能再次回落。维持PPI同比增速低点在三季度出现的判断。
我国目前没有通胀压力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我国没有通胀压力,通缩预期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状况,我国经济目前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在这种背景下,货币供应变动虽然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会处于通货紧缩压力下。
判断经济走势主要看实体经济,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产能过剩,主要因为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尤其是国际市场需求减少,这一问题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