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金融 > 正文
- 保持政策连续性 坚守“适度宽松”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日期:2009年05月07日 11:31
- ■近期我国货币信贷适度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利大于弊
■下一阶段如果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长
■坚定不移地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昨日,央行公布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3月份贷款猛增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商业银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响,有“冲时点”的成份。4月份以至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
报告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环境下,货币信贷适度较快增长利大于弊,是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体现,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提振市场信心,但增长的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下一阶段如果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长。
贷款快步跑“消化”需时达几个月
一季度新增贷款达到创纪录的4.6万亿元,对此,报告认为,近期我国货币信贷适度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利大于弊。
报告指出,各类贷款快速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中,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落实,满足项目建设信贷资金需求。从投向看,票据资金主要投向实体经济中贸易相对活跃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下游企业,在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票据的承兑、转让和贴现同样可以满足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如综合考虑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第一季度企业流动资金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而报告也承认,3月份贷款猛增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商业银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响,有“冲时点”的成分。4月份以至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
基建占比高信贷增长质量待优化
尽管报告肯定了信贷增长的益处,但也指出,信贷增长的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数据显示,从行业看,一季度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在新增中长期贷款中的占比分别为50.1%和12.4%,比上年同期分别高9.9个和7.9个百分点;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投放较多,占比分别为40.7%和32.3%。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表示:“以上数据可以看到,第一季度的政策性贷款味道浓厚,而涉及私人投资的贷款仍在下滑中。”报告指出,近期银行贷款集中于政府项目,虽有利于较快拉动投资,但必须合理评估地方政府的负债能力,并观察分析对社会投资的带动效果。
报告提出,在继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过程中,要加强引导金融机构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由于信贷结构问题可能引发的风险。要加大对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有订单、有利于带动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继续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加大信贷投入力度。苏剑认为央行的这一表态,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未来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会更加谨慎。
对市场关注的房地产信贷情况,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幅同比回落,环比小幅回升。截至2009年3月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增幅比上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但比年初高2.3个百分点,比2月末高2.6个百分点。
下一步方向继续保持充裕流动性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方向,报告表示,将坚定不移地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报告提出,首先将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另外,央行将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加强对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指导,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
而对后三季度,报告特别指出,将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同时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继续推进。报告表示,将加快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努力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和水平;并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最后,报告强调,将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稳步推进和创新资产证券化,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