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调研公司
  • 行业培训
  • 行业情报
  • 付费报告
  • 免费报告
  • 调研文库
  • 求职招聘
  • 执行峰会
  • 3see论坛
  • 行业报告全国最低价格热卖中
  • 查调研行业职位速上3see招聘
  • 最专最火的市场调研行业论坛
  • SPSS培训、企业内训常年招生
  • 行业情报首页
  • 经济
  • 房地产
  • 金融
  • 通信
  • 互联网
  • 汽车
  • 能源
  • 食品
  • 家电
  • 日化
  • 医药
  • 其它
    • 行业情报 > 其它 > 正文
    • 战国竹简发现周文王遗书 学者:先秦历史更清晰
    •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30日 14:55

    •   战国竹简发现周文王遗书

        专家解读真本“古文尚书”

        1925年7月,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清华作过一次讲演,演讲中王国维说“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有两次,“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但藏于孔府旧宅壁中的《古文尚书》在东汉已散佚;《纪年》(即汲冢书)同样于唐代散佚,成为学术界似乎无法弥补的历史遗憾。 

        近日,一批由清华大学校友于去年从境外抢救捐赠给母校的战国竹简(以下简称“清华简”),在国内专家的破译下有了新发现。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说,此次出现在“清华简”中多篇《尚书》是真正的“古文尚书”,“这给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带来了新的希望,一定会在学术界造成深远长久的影响”。

        [释读]破译还需十年

        据介绍,这批“清华简”的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有46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较长的简都是3道编绳。文字大多精整,很少潦草,多数至今非常清晰。“清华简”有的还有鲜红的格线,所用颜料是不是朱砂有待分析。经过几个月的清理保护、初步释读和研究,专家们确定这批“清华简”共有2388枚。李学勤告诉记者,完全破译这些竹简,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价值1]再现“古文尚书”

        由于历史流传的散佚,今天研究“经史”的学者并没有见过真正的“古文尚书”。《尚书》是“六经”之一,传先秦时期孔子删《书》为百篇,但在秦始皇焚书后大多遗失。至汉景帝末年,又在曲阜孔子后人宅屋的墙壁中发现焚书时隐藏的竹简书籍,里面有16篇古文《尚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16篇《尚书》流散,如今看到的古文《尚书》已被明清以来的学者论定为伪书。 

        李学勤告诉记者,这批珍贵的“清华简”中发现的多篇《尚书》均是焚书以前的写本,“可以肯定地说,‘清华简’包含了已失传上千年的‘古文尚书’中的部分内容”。比如,《金縢》、《康诰》、《顾命》等部分篇目有传世本,但“清华简”中这些篇目的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都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篇章。这意味着,原以为已经失传的“古文尚书”仍有幸存于秦炬的版本,它因“清华简”的发现和破译而“复活”。

        [价值2]首现“文王遗书”

        李学勤介绍,最早编排起来的一篇简书,原来没有篇题,现据篇文试题为《保训》。《保训》记载了周文王临终对其子发即后来的周武王的遗言,里面讲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文中,文王说:“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迺归中于河。”这里讲的是上甲微为其父王亥复仇。

        李学勤分析说,文王想用这些史事给太子灌输一个思想观念——“中”,也就是后来说的中道,很有哲学意义。这也说明《保训》的思想与之后儒学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等思想有共通之处。

        “清华简”还有一项重要发现,即一种编年体的古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这种史书体裁和已看到的一些文句,都很像当年的《竹书纪年》,而《竹书纪年》就是当年被王国维称为“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的两次发现之一的“汲冢书”。

        ◎专访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廖名春: 先秦历史更清晰了

        记者:关于《尚书》真伪、古今文之争已经延续2000多年,从目前破译的部分“清华简”中,何以判断是业已失传的真本“古文尚书”?

        廖名春:从竹简形制和文字看,这批竹简应该是楚地出土的战国时代简册。据测定,该样片产生于公元前305±30年,相当于战国中期偏晚。随着秦焚书坑儒,“古文尚书”亡失,汉初原来的秦博士伏胜传下29篇,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文尚书”,称为“今文尚书”一直流传下来。

        专家们之所以初步判断“清华简”就是已经失传的“古文尚书”,还在于它中间出现了一些“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晚书)”所没有的内容,说明先秦时期的尚书,内容比今天的“今文尚书”多很多。所以说,“清华简”可以破解很多那段历史上不清晰的细节。

        记者:“清华简”让先秦的历史变得更清晰,是否可以举例说明?

        廖名春:关于“西伯戡黎”,这场战役规模并不算大,但意义却十分深远,它拉开了兴周灭殷的序幕,最终导致推翻了殷商政权。但有不少学者认为,这场战役是周文王打下来的,认为西伯指周文王。宋代的一些学者开始提出,西伯应该指周武王,因为《吕氏春秋》就有关于西伯是武王的相关记载。这些纷争在“清华简”里得到了破译,因为其中对“西伯戡黎”记载的一开头就写道,“武王八年……”

        应该说,对这批竹简的解读现在只是刚开始,类似的破译还有很多。随着“清华简”的逐步破译,势必对经史研究产生重大意义。

        ◎小词典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其记事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4个部分,共100篇。后大多散佚。 


    • 调研公司搜索
    • 公司名称
    • 公司介绍
    • 调研公司按地区快速检索
    • 北京|天津|河北|湖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
    • 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湖北
    • 内蒙古|河南|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重庆
    •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台湾|吉林|辽宁|香港
    • 澳门|黑龙江
    • 相关链接
    • ·世界读书日:外国人今天怎样阅读
    • ·学者建议为图书日添中国特色 "汉字节"值..
    • ·《小团圆》超《色戒》?被庸俗化了的张爱..
    • ·《小团圆》南京提前上架受热捧 简体版一..
    • ·网上购书打折受偏爱 网络时代“季风”飘..
  • 3see简介 |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企业客户
  • Copyright @ 1999-2009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