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府可乐现状
- 来源:商界评论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30日 17:00
- 寻找中国天府可乐集团,犹如天府可乐向百事可乐讨回品牌一样困难。
当年,你只需尾随天府可乐的运输车队便能造访,而今,尾随运输车队到达的已是百事可乐的厂区。
往左转两步,一栋4层小楼形隐于市,在此起彼伏的汽笛声中,显得异常孤寂与落魄。沿着阴暗的楼道直上三楼,一块牌匾——“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重庆)”在斑驳的墙上无力地恭迎着来宾的到访。事实上,自1994年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合资后,天府可乐就从对面那60多亩的原天府可乐厂区搬到到了这栋破旧的小楼,除了困难职工常年上访希望得到救助外,这里几乎没有外人踏入。
2009年还在过1993年的生活
“每年我们要接待200多次员工上访!”钱黄解释为什么总经理办公室的沙发上有两张软座垫,“困难职工上访,一谈就是半天,公司不能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至少让他们坐舒服点吧?”
今年43岁的钱黄,1984年进入天府可乐公司,在2006年的换届选举中,被推上一把交椅。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他年纪最轻,公司全体职工希望这位“年轻人”能为大家谋点出路。
天府可乐公司可能是中国公司中,员工年龄最大的,平均50岁。全公司539名职工,除了16位在岗管理人员外,其余的皆离岗休养。他们的员工大多是知青,也有的是转业军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天府公司时是年轻气壮正当年,而到1994年合资之时,大都已到不惑之年,没文凭没经济实力,在家待岗就等于失业。现在,2009年大家还在拿1993年的工资,每个月扣了各种社会保险,到手的就只有200~300元,日子拮据可想而知。
“记得合资以前,有一年我领了600块钱的年终奖,马上去买了台洗衣机!”一位职工回想当年,眼中闪光。然而,当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合资后,她和丈夫双双下岗,如今靠卖包子维持生计。她想不通,当年与百事可乐合资的时候,天府可乐700多名员工腾出了岗位,承担了6000多万的债务,怀着美好的希望能从合资公司里分红得利。十多年过去了,她不仅没有分到一分钱,生活水平还直线下降到社会最底层。百事可乐每月在中国获利数以亿计,为什么合资公司会12年来年年亏损?她不明白这其中的猫腻,固执地认为:百事公司不要天府可乐的职工活了!
“现在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维护稳定。”作为现任总经理,钱黄没有他前任者能带领千军万马在中国饮料市场挥斥方遒的幸运,整个集团公司几乎就成了升级版的工会组织,管理者思考的不是怎么攻城略地,而是怎么维持职工的稳定,安抚职工的情绪。前几年,出现过两次困难职工阻断公路的恶性事件,现在上面有指示:不能让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
为最后的希望卑微地活着
合资过后,天府可乐公司早已经失去了盈利的职能。现在每个月,539名员工的工资、各项社会保险、办公用品,水电等全部需要支出20多万元左右,对于这个曾经创造利税超过7000万元的国家级大型二级企业,现在这区区20万元却是一笔很大的数目,每个月天府可乐都需从上级轻纺控股集团公司借支应急费用。
为了创收,天府可乐将仅有的小楼第一层400平方米对外出租商用,每月收取租金7000元;第二层是招待所,门可罗雀;第四层是原来的单身女工宿舍,现在也出租给生活困难的职工或者外来的务工人员;而天府可乐集团公司的办公区域就萎缩在第三层。招待宾客的会议室只有不到10平方米,两张沙发的皮已破裂,墙上两幅画也已经颜色脱落,如天府可乐的境遇一般惨淡。饮水机一角贴着一张告示:请勿用办公电话打私人电话。
阳光从退色的窗帘斜射进来,推开门,走到阳台,往外看,运输百事可乐的车辆排到了街尾。“当年我们红火的时候,车辆能排到3公里以外。”钱黄一声感叹,而现在排到3公里外运输的却是百事可乐。曾经信誓旦旦要帮助发展中国民族品牌的百事可乐公司,在16年间,一步一步地将天府可乐挤出了中国饮料市场。
那个曾经千百天府人挥汗如雨的厂区,现在早已易主,一个保安亭将天府人永远挡在了生产线以外。“我们也不想进去,这么多年了,感情上接受不了!我们当时太天真,太善良!”仅一步之遥,天府公司的很多人再也没有进去过,最后仅剩的希望是:讨回品牌遥遥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