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家电 > 正文
- 突遭欧盟能耗门槛限制 长虹PDP屏或难产
- 来源:中国企业报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17日 11:37
- 长虹等离子面板达产后,在中国市场与松下的交锋不可避免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由于大屏等离子电视能耗过大,欧盟计划于今春通过电视机最低能耗标准,并在欧盟国家推行。随后英国政府表态:将于今年颁布一项禁售“高耗能等离子电视”规定,并对其它等离子电视进行分级。
一直被等离子视为发展优势的大尺寸却因高能耗在欧洲遭遇市场的滑铁卢,这无疑使发展本来就颇为艰难的等离子企业雪上加霜。实际上,自等离子面市以来,就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了液晶的强大挑战,飞利浦、索尼、东芝、LG等跨国巨头纷纷撤出等离子市场转攻液晶,而国内企业基本上都是液晶派,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等离子后市发展的担忧。
等离子身陷绝境随着欧盟政策的实施,由于企业对等离子耗电性能的技术改良尚需要周期,等离子销量下滑已不可避免。这无疑再度给液晶电视的市场份额扩张提供了机遇,这将进一步蚕食原本市场占比较小的等离子份额。
早在欧盟禁售令前,一些外资企业就已经感知到2009年等离子市场发展的艰难。全球第二大等离子电视生产商三星宣布,从去年12月中旬起至今年1月份,该公司关闭国内两家等离子电视机制造工厂。全球最大等离子面板巨头日本松下也宣布,于去年底停产日本大阪茨木工厂的等离子面板制造,将这部分生产全部转移到日本尼崎工厂。
去年开始,三星、LG等企业的等离子面板业务出现亏损。目前这两家韩资企业的重心已转移到液晶面板的第8代乃至第10代线的建设中。市场需求基数小、增幅慢直接影响到整机企业与上游屏企业推广等离子的热情。因为看不到明确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东芝、索尼、LG、飞利浦等国际巨头纷纷撤出等离子。目前,市场上只有松下、长虹等几家企业苦苦支撑等离子发展。
记者从DisplaySearch此前发表的2008年三季度全球电视调查报告中看到,第三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达5351万台,其中液晶电视出货量达2676万台,占比高达50%。等离子电视出货量只有379万台,占比仅为7%。去年开始,尽管一些等离子企业通过快速降价、推出中小尺寸新品等手段实现了产品出货量的同比增长,不过仍无法与液晶产品抗衡。
长虹等离子项目或难产就在跨国企业纷纷上演等离子大撤退之际,国内彩电企业长虹却逆势而上,投资8亿美元建设等离子项目。不过,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恶化,欧盟突抛禁售令,原本预计于今年3月份正式量产的长虹等离子项目能否预期投产,令人担忧。此前,受经济走势不确定等因素影响,长虹等离子屏正式量产已从今年的1月份延期至3月份。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前经济走势超出长虹当初的规划,而欧盟等离子禁售令的出台,更让人意外。因此,不排除长虹会推迟等离子项目的量产期。就算长虹不推迟,其等离子工厂也将遭遇“无单可做”的尴尬。
行业资深评论员于清教认为,一旦欧盟对大屏幕等离子产品禁售令生效,必然会加剧全球范围内众多企业对等离子的清洗与挤压。届时,全球及中国市场上的等离子产品需求将受上述因素影响而出现下滑。此外,经济恶化也进一步限制市场新增需求的出现。于清教指出,2009年中国等离子销售肯定会下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等离子企业,松下与三星也将会寻找欧盟之外的新兴替代市场,并将全力加大对替代市场的投入与开发。而拥有巨大市场需求的中国必将成为两家跨国企业争夺的焦点。目前,长虹等离子项目发展仍处在推广初期,由于上游等离子面板迟迟无法正式量产,长虹的等离子屏仍需外购。因此,面对松下、三星等外资企业的同台竞争,长虹等离子销售将遭遇严峻考验。短期内,等离子又无法搭上“家电下乡”的快车进入农村市场。
据了解,长虹等离子面板工厂分为两期,一期投产后产能将达到100万片。项目全部完成后,长虹的等离子面板总产能将突破600万片,规模仅次于松下。不过,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仅凭长虹现有市场订单根本无法支撑等离子工厂的盈亏平衡。而松下的等离子面板此前在全球范围内已拥有固定的客户,其面板的质量和信誉具有长虹无法比拟的抢先优势。
显然,长虹不仅要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环境,还要应对来自松下等对手竞争,发展等离子项目是难上加难。不过,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向媒体表示,无论几家外资等离子巨头当前形势如何变化,长虹将坚持一贯路线,继续大力发展等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