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业情报 > 金融 > 正文
-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成中越、中缅边贸“硬通货”
-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布日期:2009年02月16日 14:29
- 虽然人民币已是中越、中缅边贸中的“硬通货”,但其国际化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与美元的霸主地位尚不可同日而语
金融危机的冲击,云南河口口岸的中越边民互市往来已不似当年那么兴盛。但每天一大早,仍有很多越南边民手提肩挑,或者骑车拉着商品进入河口;不少中国商人也形色匆忙地赶到越南老街,开始一天繁忙的交易。
据不完全统计,进出河口做生意的人平均每天有近1万,而常年定点在此进行贸易的越南人有1000多名。就在每天“以钱易货”的边贸交易中,人民币的流动不断推进着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
边贸“硬通货”
云南省是中国较早实行边贸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地区之一。早在2004年,国家就批准在云南试行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的边境小额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并享受退税政策。某种意义上说,云南边贸中人民币的“硬度”有多高,反应了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的程度。
岳布奎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拓展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经理。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2004年刚推出人民币结算时,我的很多客户觉得难以接受,现在谈生意压根儿不用专门提这个问题,大家都默认了。反而是要用美元结算,大家会觉得不太方便。”
在与缅甸山水相连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业务越做越大的西双版纳金水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充分感受到了人民币结算带来的好处。公司董事长王琴介绍,在西双版纳,使用美元结算不能直接汇兑,必须要通过第三国或者香港转换,一般要1个星期的时间,很不方便。使用人民币结算,则可以减少进出口环节的换汇成本,使结算更为方便、快速。
“像我和客户就直接在边境上开设一个人民币账户进行交易。很多客户知道我们国家在云南搞试点都比较高兴,表示以后可加大合作。”王琴说。
根据云南省商务厅的初步统计,从2005年至今,云南省边贸出口90%以上是以人民币为结算工具,整个边境贸易往来中通过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达到95%以上。
谁先用,谁得益
去年开始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汇率剧烈波动,美元和越南盾的汇率都不稳定。记者从云南省商务厅了解到,由于汇率变动,企业面临的汇率损失最高可以达到4%~5%。相较而言,人民币的币值不但稳定,而且稳中有升。这促使了更多企业选择人民币结算。
云南建工集团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多个东盟国家都有海外业务,多年来,海外订单一般都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
集团国际工程部副总经理陈伟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如我们与东盟国家签了一个合同金额100万美元的工程承包合同,但大部分材料需要在国内购买。签合同时,100万美元按当时人民币和美元汇率,价值700万人民币。可一旦汇率波动,比如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跌至1:6.8时,我们无形中就亏了20万元。”
随着汇率的波动,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的边民和企业也越来越青睐使用人民币结算。“谁先使用,谁就先得益。”云南省商务厅厅长孙小虹说。
并未深入东盟腹地
尽管人民币在试点地区已具备“硬通货”的信心基础,要真正实现区域化,仍有诸多难题需要破解。
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朱振明向《国际先驱导报》指出,从当前国际货币格局来看,尽管美元呈现颓势,但长期构建的霸主地位仍然难以动摇。今年1月份,他到柬埔寨讲学,看到该国从企业到普通老百姓都在使用美元,即使买一个面包、吃一碗面条,大家都用美元结算。
“在中越、中缅边境,经过20多年的边贸发展,大家逐步默认了人民币结算方式,但对于其它一些国家来说,从历史沿革、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来说还暂时无法作出改变。像与越南、缅甸和老挝的结算方式更多限于在边境上使用,并未深入其腹地。”朱振明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越南、缅甸、老挝等国的金融体制还不健全,无法吸纳太多人民币。这使得越南、缅甸等国企业没有足够的人民币资金进行交易。
一位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另外一个问题是,国内正规金融机构的操作方式比较呆板,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人民币兑换上,没有配套措施,也没有人民币结算的相关细节,使得一些问题无法处理。这也让“地摊银行”、“民间银行”继续活跃,给监管带来了很大难题。
广东金融学院教授李石凯提示记者注意,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由于人民币贸易结算还处于试点阶段,什么时候推广,什么时候普及,目前还存在不确定性;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需要各国政府之间完成有关协议的签订,还需要配套的制度安排、网络支持以及人员培训,“这些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
大马的示范作用
尽管难题颇多,种种迹象显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正在提速:
去年12月,中国与越南、缅甸、俄罗斯、蒙古、韩国等八个周边贸易伙伴签订协议,贸易结算时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当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央行分别与韩国和香港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最新的消息是,2月8日,央行和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了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与马来西亚的货币互换,为今后使用人民币贸易结算提供了基础。”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胡志浩博士介绍,货币可以让马来西亚企业从当地银行贷到人民币,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可接受程度。
朱振明则看重与中国与马来西亚货币互换的示范作用。“将来泰国、老挝、印尼等国家在意识到人民币结算的好处之后,可能也会有所考虑。”他说。
-